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从容就义(從容就義)cóng róng jiù yì
非常镇静、毫无畏惧地为正义而死。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宋文帝》:“ 袁淑 死於元凶之难,从容就义,以蹈白刃。” 清 冯桂芬 《庞烈妇传》:“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从容就义甚,大节凛不辱。” ——《漢語大詞典》
冰心 bīng xīn
纯净高洁的心。《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 楚 山孤。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明 吕大器 《晚至阆州》诗:“一叶 嘉陵 下,冰心对緑漪。” 郁达夫 《留别梅浓》诗:“金釵合有重逢日,留取冰心镇玉壶。”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名-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慷慨 kāng kǎi
(1).情绪激昂。《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厉抗扬之意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士衡 长七尺餘,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妇传》:“ 材 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餘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2).性格豪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
(3).感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漢語大詞典》
(2).性格豪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
(3).感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漢語大詞典》
辞 ( 辭 ) cí《國語辭典》
- 「辭 」的異體字。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血泪(血淚)xuè lèi
(1).《韩非子·和氏》:“ 和 乃抱其璞而哭於 楚 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后用以指带血的眼泪,一般指极度悲痛而流的泪。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九:“抚膺涕泣,血泪彷徨。” 唐 无名氏 《灵应传》:“至 申胥 乞师於 嬴氏 ,血泪污於 秦 庭,七日长号,昼夜靡息。” 清 曹寅 《吊亡》诗:“清霜九月侵罗衣,血泪洒作红冰飞。” 巴金 《家》二五:“从遥远的几千年前到现在,这条路上,不知断送了多少女子的青春,不知浸饱了多少女子的血泪。”
(2).血和泪。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漢語大詞典》
(2).血和泪。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漢語大詞典》
乾 qián/gān《國語辭典》
乾 [ qián ]
名- 《易經》卦名:➊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天、陽等之義。➋ 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象徵君子應自強不息,努力永不懈怠之義。
- 姓。如唐代有乾彥思。
- 陽剛的、男性的。如:「乾造」、「乾宅」。《易經·繫辭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 [ gān ]
形- 沒有水分或缺乏水分的。與「溼」相對。如:「乾柴」、「乾毛巾」。
- 枯竭。如:「外強中乾」。
- 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 結拜認來的親屬關係。如:「乾媽」、「乾爹」。
-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如:「餅乾」、「牛肉乾」、「鹹菜乾」。
- 變乾燥。如:「油漆未乾」。
- 竭盡、乾涸。如:「乾杯」。《山海經·北山經》:「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
- 怠慢、置之不理。《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從今日起,且乾著他,不理他,他兩個自然該有些著慌。」
- 沒有剩餘。如:「他把人家的積蓄都榨乾了。」
- 徒然、白白的。如:「乾等」、「乾瞪眼」。《紅樓夢·第一二回》:「熱鍋上螞蟻一般,只是乾轉。」
- 表面的、形式的。如:「乾笑」。《水滸傳·第二五回》:「當下那婦人乾號了半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