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宝峰(宝峰)
元史宪宗纪冬十月壬午帝次宝峰癸未如利州观其城池并非深固以汪田哥能守蜀不敢犯赐卮酒奖谕之里明一统志宝峰山在弋阳县南三十五里广袤数百 白云吐吞瀑泉清响中有石亭高七十馀丈傍有石桥长五十馀丈在又宝峰寺在太原府静乐县城内东北
又宝峰阁 衡州府桂阳州治之西池 ——《骈字类编》
又宝峰阁 衡州府桂阳州治之西池 ——《骈字类编》
即是 jí shì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漢語大詞典》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漢語大詞典》
如如 rú rú
(1).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
(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 唐 贾岛 《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
(4).恭顺儒雅貌。 元 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法则有準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説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怀李如真》曲:“如如风范,幸龙门当年得攀。” 清 恽敬 《答方九江》:“前过 九江 ,留数日,视署舍如山居,僚属循循如如,文学掌故,甚善甚善。”
(5).络绎不绝。《尔雅·释天》“二月为如” 清 郝懿行 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词词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眼悬悬地专盼着人来请。”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 唐 贾岛 《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
(4).恭顺儒雅貌。 元 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法则有準使民服,期于无刑佐皇图。説与当途,无毒不丈夫,为如如把平生误。” 明 陈所闻 《双调玉抱肚·怀李如真》曲:“如如风范,幸龙门当年得攀。” 清 恽敬 《答方九江》:“前过 九江 ,留数日,视署舍如山居,僚属循循如如,文学掌故,甚善甚善。”
(5).络绎不绝。《尔雅·释天》“二月为如” 清 郝懿行 义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词词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眼悬悬地专盼着人来请。” ——《漢語大詞典》
体 ( 體 ) tǐ/tī《國語辭典》
- 「體 」的異體字。
何用 hé yòng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漢語大詞典》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漢語大詞典》
归休(歸休)guī xiū
(1).回家休息。《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驛,独守家声。” 清 黄景仁 《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
(2).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宋 杨万里 《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 刘 家好弟兄。” ——《漢語大詞典》
(2).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宋 杨万里 《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 刘 家好弟兄。”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觅 ( 覓 ) mì
觅 [ mì ]
- 找,寻求:~食。~取。寻~。搜~。
-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禅 ( 禪 ) chán/shàn
禅 [ chán ]
- 佛教指静思:坐~。参(cān)~。~心。~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宗。~定。
- 特指佛教的:~师。~杖。~林。~堂。
-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
- 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 事物更(gēng )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