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
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
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名卿唯讲德,命士耻忧贫。
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
羽翼皆随凤,圭璋肯杂珉。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
百度依皇极,千门辟紫宸。措刑非苟简,稽古蹈因循。
书谬偏求伏,诗亡远听申。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海外恩方洽,寰中教不泯。儒林精阃奥,流品重清淳。
天净三光丽,时和四序均。卑官休力役,蠲赋免艰辛。
蛮貊同车轨,乡原尽里仁。帝途高荡荡,风俗厚誾誾.
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戍烟生不见,村竖老犹纯。
耒耜勤千亩,牲牢奉六禋。南郊礼天地,东野辟原匀。
校猎求初吉,先农卜上寅。万方来合杂,五色瑞轮囷。
池籞呈朱雁,坛场得白麟。酹金光照耀,奠璧彩璘玢。
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集灵撞玉磬,和鼓奏金錞.
建簴崇牙盛,衔钟兽目嗔。总干形屹崒,戛敔背嶙峋。
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鱼龙华外戏,歌舞洛中嫔。
佳节修酺礼,非时宴侍臣。梨园明月夜,花萼艳阳晨。
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乐章轻鲍照,碑板笑颜竣。
泰狱陪封禅,汾阴颂鬼神。星移逐西顾,风暖助东巡。
浴德留汤谷,蒐畋过渭滨。沸天雷殷殷,匝地毂辚辚。
沃土心逾炽,豪家礼渐湮。老农羞荷锸,贪贾学垂绅。
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紃.青凫连不解,红粟朽相因。
山泽长孳货,梯航竞献珍。翠毛开越巂,龙眼弊瓯闽。
玉馔薪燃蜡,椒房烛用银。铜山供横赐,金屋贮宜颦。
班女恩移赵,思王赋感甄。辉光随顾步,生死属摇唇。
世族功勋久,王姬宠爱亲。街衢连甲第,冠盖拥朱轮。
大道垂珠箔,当垆踏锦茵。轩车隘南陌,钟磬满西邻。
出入张公子,骄奢石季伦。鸡场潜介羽,马埒并扬尘。
韬袖夸狐腋,弓弦尚鹿fc.紫绦牵白犬,绣bi被花駰。
箭倒南山虎,鹰擒东郭su.翻身迎过雁,劈肘取回鹑。
竟蓄朱公产,争藏邴氏缗。桥桃矜马鹜,倚顿数牛犉。
齑斗冬中韭,羹怜远处莼。万钱才下箸,五酘未称醇。
曲水闲销日,倡楼醉度旬。探丸依郭解,投辖伴陈遵。
共谓长之泰,那知遽构屯。奸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
斗柄侵妖彗,天泉化逆鳞。背恩欺乃祖,连祸及吾民。
猰貐当前路,鲸鲵得要津。王师才业业,暴卒已sJ々。
杂虏同谋夏,宗周暂去豳。陵园深暮景,霜露下秋旻.
凤阙悲巢鵩,鹓行乱野麏。华林荒茂草,寒竹碎贞筠。
村落空垣坏,城隍旧井堙。破船沉古渡,战鬼聚阴磷。
振臂谁相应,攒眉独不伸。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
木梗随波荡,桃源斅隐沦。弟兄书信断,鸥鹭往来驯。
忽遇山光澈,遥瞻海气真。秘图推废主,后圣合经纶。
野杏浑休植,幽兰不复纫。但惊心愤愤,谁恋水粼粼。
尽室杂深洞,轻桡荡小fq.殷勤题白石,怅望出青蘋.
梦寐平生在,经过处所新。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虚过休明代,旋为朽病身。劳生常矻矻,语旧苦谆谆。
晚岁多衰柳,先秋愧大椿。眼前年少客,无复昔时人。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光武休言战,唐尧念睦姻。琳琅铺柱础,葛藟茂河漘.
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
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名卿唯讲德,命士耻忧贫。
杞梓无遗用,刍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
羽翼皆随凤,圭璋肯杂珉。班行容济济,文质道彬彬。
百度依皇极,千门辟紫宸。措刑非苟简,稽古蹈因循。
书谬偏求伏,诗亡远听申。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海外恩方洽,寰中教不泯。儒林精阃奥,流品重清淳。
天净三光丽,时和四序均。卑官休力役,蠲赋免艰辛。
蛮貊同车轨,乡原尽里仁。帝途高荡荡,风俗厚誾誾.
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戍烟生不见,村竖老犹纯。
耒耜勤千亩,牲牢奉六禋。南郊礼天地,东野辟原匀。
校猎求初吉,先农卜上寅。万方来合杂,五色瑞轮囷。
池籞呈朱雁,坛场得白麟。酹金光照耀,奠璧彩璘玢。
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集灵撞玉磬,和鼓奏金錞.
建簴崇牙盛,衔钟兽目嗔。总干形屹崒,戛敔背嶙峋。
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鱼龙华外戏,歌舞洛中嫔。
佳节修酺礼,非时宴侍臣。梨园明月夜,花萼艳阳晨。
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乐章轻鲍照,碑板笑颜竣。
泰狱陪封禅,汾阴颂鬼神。星移逐西顾,风暖助东巡。
浴德留汤谷,蒐畋过渭滨。沸天雷殷殷,匝地毂辚辚。
沃土心逾炽,豪家礼渐湮。老农羞荷锸,贪贾学垂绅。
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紃.青凫连不解,红粟朽相因。
山泽长孳货,梯航竞献珍。翠毛开越巂,龙眼弊瓯闽。
玉馔薪燃蜡,椒房烛用银。铜山供横赐,金屋贮宜颦。
班女恩移赵,思王赋感甄。辉光随顾步,生死属摇唇。
世族功勋久,王姬宠爱亲。街衢连甲第,冠盖拥朱轮。
大道垂珠箔,当垆踏锦茵。轩车隘南陌,钟磬满西邻。
出入张公子,骄奢石季伦。鸡场潜介羽,马埒并扬尘。
韬袖夸狐腋,弓弦尚鹿fc.紫绦牵白犬,绣bi被花駰。
箭倒南山虎,鹰擒东郭su.翻身迎过雁,劈肘取回鹑。
竟蓄朱公产,争藏邴氏缗。桥桃矜马鹜,倚顿数牛犉。
齑斗冬中韭,羹怜远处莼。万钱才下箸,五酘未称醇。
曲水闲销日,倡楼醉度旬。探丸依郭解,投辖伴陈遵。
共谓长之泰,那知遽构屯。奸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
斗柄侵妖彗,天泉化逆鳞。背恩欺乃祖,连祸及吾民。
猰貐当前路,鲸鲵得要津。王师才业业,暴卒已sJ々。
杂虏同谋夏,宗周暂去豳。陵园深暮景,霜露下秋旻.
凤阙悲巢鵩,鹓行乱野麏。华林荒茂草,寒竹碎贞筠。
村落空垣坏,城隍旧井堙。破船沉古渡,战鬼聚阴磷。
振臂谁相应,攒眉独不伸。毁容怀赤绂,混迹戴黄巾。
木梗随波荡,桃源斅隐沦。弟兄书信断,鸥鹭往来驯。
忽遇山光澈,遥瞻海气真。秘图推废主,后圣合经纶。
野杏浑休植,幽兰不复纫。但惊心愤愤,谁恋水粼粼。
尽室杂深洞,轻桡荡小fq.殷勤题白石,怅望出青蘋.
梦寐平生在,经过处所新。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虚过休明代,旋为朽病身。劳生常矻矻,语旧苦谆谆。
晚岁多衰柳,先秋愧大椿。眼前年少客,无复昔时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班行 bān háng
(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 汉 家太史 宋公 孙,漫逐班行謁帝閽。” 明 文肇祉 《上林斋宿》诗:“自媿衰年通仕籍,强随鵷侣缀班行。”
(2).也泛指行辈、行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扶 即 薛 谓近从兄弟班行,内外亲族絶多。”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妙选女乐百人,各就班行,彼歌此舞,更退迭进。”
(3).指朝官。 唐 张籍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诗:“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争路送,恩赐不时来。” 宋 秦观 《辞史官表》:“班行之内,学术过於臣者甚多。” 清 赵翼 《编校文端师集感赋》诗:“久推勋德冠班行,餘事仍看各擅场。”
(4).泛指官位或官阶。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张文定公》:“ 定公 三为宰相,门下廝役,往往皆得班行。”《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知 青涧城 种諤 招西人 朱令陵 ,最为 横山 得力酋长……乞除一班行,使夸示诸 羌 ,诱降 横山 之众。”
(5).指朝廷。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中贵悚惧曰:‘念某乍离班行,不知州府事体。’”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天下之人皆知 谦 以身佩安危,功在社稷,而 谦 亦自信其得効忠藎,扬眉吐气於班行。”
(6).同列,并列。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主兵武臣并都监巡捡寨主监押等,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 伊 傅 齐肩, 周 召 班行。”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柳宗元》:“ 柳宗元 文章识见议论,不与 唐 人班行者,《封建论》卓且絶矣。”
(7).指戏班、乐户。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 云阳 ,腰繫编带,舞袖衫长。”
(8).指戏中行当。 元 赵明道 《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调笑令﹞省郎,是你旧班行。他诉真是咱断肠,不知音枉了和他讲。”
犹颁行。《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三国志·魏志·钟毓传》:“ 正元 中, 毌丘俭 、 文钦 反, 毓 ( 钟毓 )持节至 扬 、 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北史·常景传》:“太常 刘芳 与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 景 纂成其事。” ——《漢語大詞典》
(2).也泛指行辈、行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扶 即 薛 谓近从兄弟班行,内外亲族絶多。”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凤凰池上,依八卦摆班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妙选女乐百人,各就班行,彼歌此舞,更退迭进。”
(3).指朝官。 唐 张籍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诗:“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争路送,恩赐不时来。” 宋 秦观 《辞史官表》:“班行之内,学术过於臣者甚多。” 清 赵翼 《编校文端师集感赋》诗:“久推勋德冠班行,餘事仍看各擅场。”
(4).泛指官位或官阶。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张文定公》:“ 定公 三为宰相,门下廝役,往往皆得班行。”《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知 青涧城 种諤 招西人 朱令陵 ,最为 横山 得力酋长……乞除一班行,使夸示诸 羌 ,诱降 横山 之众。”
(5).指朝廷。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中贵悚惧曰:‘念某乍离班行,不知州府事体。’”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天下之人皆知 谦 以身佩安危,功在社稷,而 谦 亦自信其得効忠藎,扬眉吐气於班行。”
(6).同列,并列。 宋 范仲淹 《奏乞将边任官员三年满日乞特转一资》:“主兵武臣并都监巡捡寨主监押等,自来与诸处武臣班行,一例五年磨勘,既劳逸不均,又迁转无别。”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 伊 傅 齐肩, 周 召 班行。”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柳宗元》:“ 柳宗元 文章识见议论,不与 唐 人班行者,《封建论》卓且絶矣。”
(7).指戏班、乐户。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撒 云阳 ,腰繫编带,舞袖衫长。”
(8).指戏中行当。 元 赵明道 《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调笑令﹞省郎,是你旧班行。他诉真是咱断肠,不知音枉了和他讲。”
犹颁行。《汉书·诸侯王表序》:“﹝ 王莽 ﹞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三国志·魏志·钟毓传》:“ 正元 中, 毌丘俭 、 文钦 反, 毓 ( 钟毓 )持节至 扬 、 豫 州班行赦令,告諭士民。”《北史·常景传》:“太常 刘芳 与 景 等撰朝令,未及班行…… 芳 卒, 景 纂成其事。” ——《漢語大詞典》
容济(容濟)róng jì
谓宽厚待人。《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五年》:“宜远模 仲尼 之汎爱,近则 郭泰 之容济,庶有益于大道也。” 胡三省 注:“ 郭泰 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奬拔士人,成名者甚众,而不絶 左原 、 贾淑 之险恶,所谓容济也。” ——《漢語大詞典》
济 ( 濟 ) jì/jǐ
济 [ jì ]
- 渡,过河:同舟共~。
-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
- 补益:无~于事。
- 〔~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文质(文質)wén zhì
(1).文华与质朴。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孔颖达 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使马圉》:“ 马圉 之説诚善,假使出 子贡 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姚华 《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 赵 得其质, 楚 得其文。”
(2).文字与质地。《汉书·食货志下》:“﹝ 王莽 ﹞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文质周郭仿 汉 五銖钱云。” ——《漢語大詞典》
(2).文字与质地。《汉书·食货志下》:“﹝ 王莽 ﹞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文质周郭仿 汉 五銖钱云。” ——《漢語大詞典》
道 dào《國語辭典》
道 [ dào ]
名- 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 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 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 」條。
-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 」條。
- 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 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➊ 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➋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 量詞:➊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➋ 計算有出 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➌ 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➍ 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➎ 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 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 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 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 引導、指引。《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通「導」。
-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彬彬 bīn bīn
(1).文质兼备貌。《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故一家一书,輒数千万言,文质间出,而不能相融也,史野参半,而不能互调也。彬彬之选,惟《诗》《书》当之,下此则失。”
(2).美盛貌;萃集貌。《汉书·司马迁传》:“ 汉 兴, 萧何 次律令, 韩信 申军法, 张苍 为章程, 叔孙通 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晋书·江统孙绰等传赞》:“彬彬藻思, 绰 冠羣英。” 明 方孝孺 《题济宁张氏墓铭后》:“当中原文献盛时,荐绅大儒彬彬多 齐 鲁 之士。”
(3).文雅貌。见“ 彬彬有礼 ”。 ——《漢語大詞典》
(2).美盛貌;萃集貌。《汉书·司马迁传》:“ 汉 兴, 萧何 次律令, 韩信 申军法, 张苍 为章程, 叔孙通 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晋书·江统孙绰等传赞》:“彬彬藻思, 绰 冠羣英。” 明 方孝孺 《题济宁张氏墓铭后》:“当中原文献盛时,荐绅大儒彬彬多 齐 鲁 之士。”
(3).文雅貌。见“ 彬彬有礼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