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寂寥 jì liáo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 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僕夫之憔悴。” 王逸 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籤》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鎗鍠,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紜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閒。”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5).恬静;淡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王充 ﹞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有 宏达 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6).冷落萧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市寂寥。少欠官私逋负,十人而九。若不痛加賑恤,则一方餘民,必在沟壑。”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此间自八老去后,寂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亦全不觉欠少甚么,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7).谓稀疏;稀少。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合。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辩证》:“余愧非精识,其《羣书辩证》,寂寥十数简,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颇亦疑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坐是之故,而瑰瑋特絶之徒……羞与 噲 伍,是以此中人才,日就寂寥也。” ——《漢語大詞典》
心事 xīn shì
(1).志向;志趣。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少无宦情,有 箕潁 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唐 李贺 《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明 吴承恩 《赠鹿园万总戎》诗之二:“到处山僧为写真, 净名 心事宰官身。”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女仙外史》:“而平生学问心事,皆寄託於此。”
(2).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唐 刘皂 《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巴金 《家》六:“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
(3).心情,情怀。 唐 高适 《闲居》诗:“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老人心事日摧頽,宿火通红手自焙。”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玉簪失去,还有甚么心事坐朝!”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本来一个国家,跟合股开店一样,人人都是主人,要是有几个人把这座店把持了,不承认大家是主人,大家还有什么心事爱护这座店啦?”
(4).心地,胸襟。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王钱门对》:“二公非心事光明,胡能门联如此哉!”《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 柳下惠 、 鲁 男子。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箇!”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四婶是个贫农,人也公正,做活也牢靠。再说,都知道四婶心事也好!” ——《漢語大詞典》
(2).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唐 刘皂 《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巴金 《家》六:“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
(3).心情,情怀。 唐 高适 《闲居》诗:“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老人心事日摧頽,宿火通红手自焙。”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玉簪失去,还有甚么心事坐朝!”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本来一个国家,跟合股开店一样,人人都是主人,要是有几个人把这座店把持了,不承认大家是主人,大家还有什么心事爱护这座店啦?”
(4).心地,胸襟。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王钱门对》:“二公非心事光明,胡能门联如此哉!”《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 柳下惠 、 鲁 男子。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箇!”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四婶是个贫农,人也公正,做活也牢靠。再说,都知道四婶心事也好!” ——《漢語大詞典》
晚 wǎn《國語辭典》
晚 [ wǎn ]
名-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
- 夜间。如:「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当晚无事。」
- 对长辈的自称。如:「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
-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 继任的、后来的。如:「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 迟。如:「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摇落 yáo luò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漢語大詞典》
岁时(歲時)suì shí
(1).一年,四季。《周礼·春官·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 郑玄 注:“其岁时,今岁四时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清 唐甄 《潜书·居心》:“假居於人之室,近则月日,久则岁时。”
(2).岁月;时间。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唐 韩愈 《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宋 王安石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自 郭劝 以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3).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周礼·地官·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灋。” 孙诒让 正义:“此云岁时,唯谓岁之二时春、秋耳。”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叔仲伯季、姊妹、诸姑洎友壻、弥孙,岁时与会集者,百有餘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琉球入学》:“寻又遣 蔡朝用 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 光哲堂 ,岁时给衣物如例。” 郁达夫 《东指关》:“现在岁时伏腊,也还有人去顶礼膜拜哩。”
(4).年景;年成。《后汉书·段熲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而古时的支配者偏偏会‘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为岁时的丰啬都好像是王、卿士、师尹的力量了。” ——《漢語大詞典》
(2).岁月;时间。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唐 韩愈 《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宋 王安石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自 郭劝 以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
(3).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周礼·地官·州长》:“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灋。” 孙诒让 正义:“此云岁时,唯谓岁之二时春、秋耳。”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叔仲伯季、姊妹、诸姑洎友壻、弥孙,岁时与会集者,百有餘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琉球入学》:“寻又遣 蔡朝用 等五人至,今在南雍,处以 光哲堂 ,岁时给衣物如例。” 郁达夫 《东指关》:“现在岁时伏腊,也还有人去顶礼膜拜哩。”
(4).年景;年成。《后汉书·段熲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而古时的支配者偏偏会‘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以为岁时的丰啬都好像是王、卿士、师尹的力量了。” ——《漢語大詞典》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