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马流汧。汧繄洎凄。

佚名先秦〕《石鼓诗

我来自东。
零雨奔流逆涌。
盈盈汁隰。
君子既涉。
我马流汧。
汧繄洎凄。
丞土。
驾言西归。
舫舟自廓。
徒骈趠趠。
惟舟以行。
或阴或阳。
极深以户。
出于水一方。
烝徒遑止。
其奔我以阻其乃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我马

我马(我马)
诗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韵府拾遗 马韵》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1.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3.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4.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1.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3.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4.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5.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1.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2.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3.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4.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汧 qiān《國語辭典》

汧 [ qiān ]

  1. 水泉溢出所形成的沼泽。《尔雅·释水》:「汧,出不流。」晋·郭璞·注:「水流潜出便自停成污池。」
繄 yī《國語辭典》

繄 [ yī ]

  1. 是。《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宋·苏轼〈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1. 位于句首的语助词。《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疏瀹决排,繄人力是系。」同「维 」、「唯」。
洎 jì《國語辭典》

洎 [ jì ]

  1. 往锅里加水。《吕氏春秋·审应览·不屈》:「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2. 到、及。如:「自古洎今」。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宋·苏洵〈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凄 qī
凄 [ qī ]
  1. 寒冷:风雨~~。~风苦雨。~清。~寒。
  2. 悲伤:~惨。~恻。~楚。~怆。~然。~切。~怨。~厉。~咽。~婉。
  3. 冷落静寂:~凉。~寂。~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