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露浓(露浓)
唐 皮日休 谏议以罢郡将归以六韵赐示因伫詶献 露浓春后泽,霜薄霁来威。
唐 罗隐 郑州献卢舍人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 ——《骈字类编》
唐 罗隐 郑州献卢舍人 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 ——《骈字类编》
压架(压架)
杨万里和罗武冈荼蘼诗为怜压架十万枝小立旁边领新馥
杨万里初食太原生葡萄诗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折 ——《分类字锦》
杨万里初食太原生葡萄诗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折 ——《分类字锦》
葡萄 pú táo
亦作“ 蒲陶 ”。亦作“ 蒲萄 ”。亦作“ 蒲桃 ”。
(1).落叶藤本植物,叶掌状分裂,花序呈圆锥形,开黄绿色小花,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色泽随品种而异,是常见的水果,亦可酿酒。亦指此植物的果实。《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 汉 使采蒲陶、目宿种归。” 南朝 梁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唐 李颀 《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葡萄……可以造酒……《汉书》言 张騫 使 西域 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 汉 前 陇西 旧有,但未入 关 耳。”
(2).指葡萄酒。 晋 陆机 《饮酒乐》:“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 北周 庾信 《燕歌行》:“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宋 苏轼 《老饕赋》:“引 南海 之玻黎,酌 凉州 之葡萄。”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緑烟飞蛺蝶,金斗泛葡萄。” 清 费锡璜 《吴姬劝酒》诗:“ 吴 姬十五髮鬖鬖,玉椀蒲桃劝客酣。” ——《漢語大詞典》
(1).落叶藤本植物,叶掌状分裂,花序呈圆锥形,开黄绿色小花,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色泽随品种而异,是常见的水果,亦可酿酒。亦指此植物的果实。《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 汉 使采蒲陶、目宿种归。” 南朝 梁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唐 李颀 《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 汉 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葡萄……可以造酒……《汉书》言 张騫 使 西域 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 汉 前 陇西 旧有,但未入 关 耳。”
(2).指葡萄酒。 晋 陆机 《饮酒乐》:“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 北周 庾信 《燕歌行》:“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宋 苏轼 《老饕赋》:“引 南海 之玻黎,酌 凉州 之葡萄。”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緑烟飞蛺蝶,金斗泛葡萄。” 清 费锡璜 《吴姬劝酒》诗:“ 吴 姬十五髮鬖鬖,玉椀蒲桃劝客酣。” ——《漢語大詞典》
熟 shú/shóu《國語辭典》
熟 [ shú ]
讀音動- 烹煮使可食。如:「煮熟」。《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 農作物長成。《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唐·皮日休〈橡媼歎〉:「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崗。」
- 技藝精巧的。如:「熟手」、「技藝純熟」。
- 常見的、認識的。如:「熟人」、「熟客」。
- 留有深刻印象的。如:「耳熟能詳」。
- 經常使用的。如:「熟字」、「熟語」。
- 豐收的。如:「熟年」。
- 經過加工煉製的。如:「熟鐵」、「熟藥」。北周·庾信〈仙山詩〉二首之二:「石軟如香飯,鉛銷似熟銀。」
- 深沉安穩。如:「熟睡」。
- 仔細、精詳。如:「熟察」、「熟讀」、「熟視」、「深思熟慮」。
熟 [ shóu ]
語音- (一)之語音。
日嫩
唐 元稹 湘南登临湘楼 雨馀怜日嫩,岁闰觉春长。 ——《骈字类编》
登场(登場)dēng chǎng
谷物收割后运到场上。借指收获完毕。 隋 王通 《中说·天地》:“子艺黍登场,岁不过数石。” 唐 白居易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日暮麦登场,天晴蚕拆簇。”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一折:“俺则见四野田畴,禾苗丰茂,登场后,鼓腹歌謳。”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农民们﹞或则出了四分五分的利息,向人家借了现钱去缴租……清偿期是明年新谷登场的时候。”
(1).进考场(应试)。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登场应对,剌繆经旨,不可以言乎学。”
(2).泛指进入某种场地。《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检验不许閒杂人登场。”《说唐》第十二回:“又有一二十处抛球场……不论膏粱子弟,军民人等,皆愿登场,踢过彩门。”
(3).犹当场。《水浒传》第十二回:“差两员相官带了仵作、行人,监押 杨志 并众邻舍一干人犯,都来 天汉州 桥边登场检验了,叠成文案。”《水浒传》第二二回:“便唤当地方仵作、行人,并地厢、里正、邻佑一干人等,来到 阎婆 家,开了门,取尸首登场检验了。”
(4).上台。《红楼梦》第一回:“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清 赵翼 《论诗》诗:“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
(5).特指剧中人登上舞台。 清 彭士望 《九牛坝观抵戏记》:“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胡梅》:“以狐旦登场,四坐叫絶。” 夏衍 《秋瑾传》序幕:“戴着红缨帽的 阿桂 手里拿了藤条,气吼吼地登场。”
(6).喻反面人物公开露面或登上政治舞台。 茅盾 《子夜》十五:“接着吹起警笛来了……草棚区域立刻起了一个恐怖的旋涡。大约十分钟后,这旋涡也平息了,笑脸的女管车们登场,挨家挨户告诫那些惊惶的‘小姊妹们’道:‘不要瞎担心!是共产党才要捉!’”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说有昏聩的 袁世凯 ,有捧 袁世凯 的那班无耻的东西,帝制的滑稽戏当然就登场了。” ——《漢語大詞典》
(1).进考场(应试)。 唐 柳宗元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登场应对,剌繆经旨,不可以言乎学。”
(2).泛指进入某种场地。《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检验不许閒杂人登场。”《说唐》第十二回:“又有一二十处抛球场……不论膏粱子弟,军民人等,皆愿登场,踢过彩门。”
(3).犹当场。《水浒传》第十二回:“差两员相官带了仵作、行人,监押 杨志 并众邻舍一干人犯,都来 天汉州 桥边登场检验了,叠成文案。”《水浒传》第二二回:“便唤当地方仵作、行人,并地厢、里正、邻佑一干人等,来到 阎婆 家,开了门,取尸首登场检验了。”
(4).上台。《红楼梦》第一回:“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清 赵翼 《论诗》诗:“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
(5).特指剧中人登上舞台。 清 彭士望 《九牛坝观抵戏记》:“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胡梅》:“以狐旦登场,四坐叫絶。” 夏衍 《秋瑾传》序幕:“戴着红缨帽的 阿桂 手里拿了藤条,气吼吼地登场。”
(6).喻反面人物公开露面或登上政治舞台。 茅盾 《子夜》十五:“接着吹起警笛来了……草棚区域立刻起了一个恐怖的旋涡。大约十分钟后,这旋涡也平息了,笑脸的女管车们登场,挨家挨户告诫那些惊惶的‘小姊妹们’道:‘不要瞎担心!是共产党才要捉!’”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说有昏聩的 袁世凯 ,有捧 袁世凯 的那班无耻的东西,帝制的滑稽戏当然就登场了。” ——《漢語大詞典》
罢亚(罷亞)bà yà
(1).稻名。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宋 沈辽 《村舍》诗:“九月罢亚收,流水满郊原。” 元 王恽 《平湖乐》曲:“黄云罢亚捲秋风,社瓮春来重,父老持杯十分送。” 清 钱谦益 《再题奚川八景画卷》诗:“故园门巷长蓬蒿,西风罢亚生荆杞。”
(2).稻多貌。 宋 欧阳修 《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钩輈竹上禽。”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瓏。” 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罢亚,稻多貌。” ——《漢語大詞典》
(2).稻多貌。 宋 欧阳修 《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钩輈竹上禽。” 宋 苏轼 《登玲珑山》诗:“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瓏。” 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罢亚,稻多貌。”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名-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