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徒劳梦寐费忧国,错认诗书能起家。

沈周明代〕《閒怀用郭天锡韵

落魄青衫随草色,萧条白发遣年华。徒劳梦寐费忧国,错认诗书能起家。

愚去刻舟忙觅剑,饥来索饭误炊沙。人间亦自有乐地,酒绕山巅与水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徒劳梦寐忧国错认诗书起家

徒劳(徒勞)tú láo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后汉书·朱浮传》:“尚书令 侯霸 奏 浮 败乱 幽州 ,构成 宠 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 子京 於文字,其实处不及古人,而专以易置字语为新,徒劳甚矣。” 清 陈维嵩 《望海潮·胥门城楼即伍相国祠展谒》词:“ 西子 笑时, 包胥 哭后,霸 吴 入 郢 徒劳。颯沓响弓刀。”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你不必多问,问了也是徒劳!”  ——《漢語大詞典》
梦寐(夢寐)mèng mèi
(1).谓睡梦。《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 顗 区区之念,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清歌雅舞,暂同于梦寐。”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梦周公》:“然 孔子 特以时无圣人,伤己之道不行也,曰:‘ 周公 之不可见,虽梦寐间亦不见之。’”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足下能勤勤卷卷,能指吾所不及,并告以持正用人之要,此固僕饮食梦寐所不能释。”
(2).比喻蒙昩状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殆谓十餘年来,受侮既甚,人士因之渐渐出梦寐,知云何为国,云何为人,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  ——《漢語大詞典》
费 ( 費 ) fèi
费 [ fèi ]
  1. 用钱财:花~。消~。
  2. 用,消耗:~事。~时。~解。煞~苦心。
  3. 需用的钱财:~用。学~。
  4. 姓。
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错认(錯認)cuò rèn
错误地分辨、认识。《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竝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漢語大詞典》
诗书(詩書)shī shū
(1).《诗经》《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2).泛指书籍。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 潘华 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松赞干布 爱好 汉 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 长安 ,入太学学习诗书。”
(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 文帝 称为二宝。”
(4).诗作和书信。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漢語大詞典》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起家 qǐ jiā
(1).谓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晋书·杜预传》:“ 文帝 嗣立, 预 尚帝妹 高陆公主 ,起家拜尚书郎。” 宋 陆游 《冬夜戏作》诗:“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起家身袭千夫长,阿兄意气凌云上。”
(2).兴家立业;成名发迹。《史记·外戚世家》:“ 卫氏 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紱望之继世。” 清 程寅锡 《吴门新乐府》:“鸡豚酒果谢神爷,年年月月利息加。神爷神爷大起家。”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他起家的历史很有趣味。”
(3).出身。《西京杂记》卷二:“ 公孙弘 起家徒步为丞相。”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赠周生序》:“君之祖起家布衣,以甲科諫议,位司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