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范成大宋代〕《重送伯卿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嚇猿鹤。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取舍一熊得丧蜗角

取舍(取捨)qǔ shě
亦作“ 取捨 ”。 择用与弃置;选择。《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汉书·贾谊传》:“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颜师古 注:“取谓所择用也,舍谓所弃置也。”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再入启》:“强足以济艰难,勇足以断取捨。” 黄宗英 《美丽的眼睛》:“光明啊,你的记忆储存很别致,取舍也鲜明。”
亦作“ 取捨 ”。 行止。《荀子·荣辱》:“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使其取舍进退一以至公而不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讁,亦何不可之有哉。”  ——《漢語大詞典》
一熊
史记赵世家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骈字类编》
掌 zhǎng《國語辭典》

掌 [ zhǎng ]

  1. 手心、足心。如:「鼓掌」、「脚掌」、「易如反掌」。
  2. 动物的脚底。如:「熊掌」、「鸭掌」。
  3. 量词。计算武术招数的单位。如:「一掌毙命」、「降龙十八掌」。
  4. 钉缝在鞋底前、后部分的皮子或橡胶。如:「钉一块掌儿。」
  5. 姓。如晋代有掌同。
  1. 用手掌打。如:「掌嘴」。
  2. 管理、主持。如:「掌舵」、「掌政」、「职掌大权」。
  3. 北方方言。指搁放、加上。如:「记得掌点儿盐到汤里。」
得丧(得喪)de sàng
(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於道。” 宋 梅尧臣 《村墅闲居》诗:“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閒。”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参见“ 得失 ”。
(2).偏指失。指丧失名利。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谓予不以得丧累其所守,不为怨愤不懌之词。”参见“ 得失 ”。  ——《漢語大詞典》
两 ( 兩 ) liǎng
两 [ liǎng ]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蜗角(蝸角)wō jiǎo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鬭争 ”。
(2).见“ 蜗角虚名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