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杨卓林清代〕《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

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

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回首三边戡乱忧民忧国沾巾

回首(迴首)huí shǒu
(1).回头;回头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宋 苏轼 《观湖》诗之一:“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红楼梦》第一○四回:“ 雨村 回首看时,只见烈焰烧天,飞灰蔽日。” 毛泽东 《十六字令》之一:“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2).谓归顺。《东观汉记·伏湛传》:“ 武王 庄公 ,所以砥礪蕃屏,劝进忠信,令四方诸侯,咸乐回首,仰望京师。”《后汉书·伏湛传》:“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
(3).回想,回忆。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 仲宣 楼。”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清 钱之青 《归里后亲朋枉过有作》诗:“回首出门初,变迁几八九。” 李大钊 《青春》:“人事万端,那堪回首。”
(4).谓死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今日拜辞长老回首,烦乞长老慈悲,求个安身去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直到临回首的时候,还念着老伯不曾得见一面。”  ——《漢語大詞典》
三边(三邊)sān biān
(1). 汉 时指 匈奴 、 南越 、 朝鲜 。《史记·律书》:“ 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
(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 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
(3). 明 时指 延绥 、 甘肃 、 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总制 延绥 、 甘肃 、 寧夏 三边,驻 固原 。”
(4).原 安边 及 定边 、 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 。 毛泽东 《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回到 三边 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边境,边疆。 唐 辛常伯 《军中行路难》诗:“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 宋 刘克庄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但管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怜死战三边上,不得生封万户侯。”  ——《漢語大詞典》
戡乱(戡亂)kān luàn
平定叛乱。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而或者覩 汤 武 之龙跃,谓戡乱在神功;闻 孔 墨 之挺生,谓英睿擅奇响。”《隋书·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和邦协佐能戡乱,典礼咸称善补貂。”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本大元帅夙以讨贼戡乱为职志,十年之秋,视师 桂林 。”  ——《漢語大詞典》
际 ( 際 ) jì
际 [ jì ]
  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
  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
  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
  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
  5. 交接,接近:善于交~。
  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
  7. 中间,里边:胸~。脑~。
忧民(憂民)yōu mín
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漢語大詞典》
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泪 ( 淚 ) lèi《國語辭典》
  1. 「泪 」的异体字。
沾巾 zhān jīn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