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鹿颜其扁,五车储其书。

黎贞明代〕《访白鹿洞书院

古贤去已远,千载无真儒。滔滔声利者,立教各以殊。

蜂虿异端起,颓风动堪舆。急功数睢鞅,乱德首翟朱。

炎刘贵黄老,典午尚清虚。正道既已屈,斯文那能舒。

所以蠹孽起,中原生虫蛆。五湖迭兴替,黄屋为穷庐。

干戈日流血,腥膻秽寰区。沙门虚无教,大兴南朝都。

唐相重其道,梁武舍其躯。遂使天下士,靡然从所趋。

炫烂蛊心目,薰陶入肌肤。惑世既已远,孰能究其馀。

韩公昌黎伯,不避斧钺诛。一鸣通其志,争恨羽翼孤。

更益炽其焰,胡能塞其涂。祇令学礼者,俯首空嗟吁。

堂堂炎宋兴,治化中古无。周程应时出,吾道其来苏。

示以四勿箴,启以太极图。至哉考亭老,博约谁能如。

大振濂洛学,上续洙泗徒。镛钟出东序,叩之震江湖。

润泽若时雨,甄陶似烘炉。王者惟有鉴,学者惟有谟。

坐令风俗改,骎骎追唐虞。出守南康军,乘风之舞雩。

于以安所适,于以卜所居。摩空五老下,峨然建庭除。

白鹿颜其扁,五车储其书。时趋物亦改,废兴与之俱。

颓垣卧云烟,敝础迷蓁芜。狐兔自出没,鹰鸦竞相呼。

我来重叹息,三顾仍踌躇。圣朝贵文教,重才别贤愚。

相将见此屋,突兀庐山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鹿五车

白鹿 bái lù
(1).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汉书·郊祀志五》:“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宋书·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白鹿》:“ 嘉靖 十二年, 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
(2).复姓。 汉 有 白鹿先生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姓氏下》。  ——《漢語大詞典》
颜 ( 顏 顔 ) yán
颜 [ yán ]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1.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1.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1.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3.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2.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1.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3.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1.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1.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1.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扁 biǎn/piān《國語辭典》

扁 [ biǎn ]

  1. 宽而薄的东西。如:「鸭肉扁」、「鹅肉扁」。
  2. 供题字用的长方形木板或石板,通常高悬在门上或墙上。《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近尝梦至一亭,扁曰:『侍康』。」通「匾」。
  3. 姓。如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
  1. 形状宽而薄的。如:「扁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三韩传》:「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老残游记·第六回》:「你们把我扁皮箱里,还有一件白狐一裹圆的袍子,取出来送到铁老爷屋子里去。」
  1. 不成器,有轻视的意味。如:「不要把人家看扁了。」、「门缝里看人,把人给瞧扁了。」
  1. 揍。如:「被扁」、「扁一顿」、「小心我等一下扁你!」

扁 [ piān ]

  1. 小。如:「一叶扁舟」。
五车(五車)wǔ chē
(1).见“ 五车书 ”。
(2).星名。亦称五潢,属毕宿,共有五星。《史记·天官书》:“軫南众星曰天库楼;库有五车。” 张守节 正义:“天库一星,主太白, 秦 也,在五车中。”《晋书·天文志上》:“五车五星,三柱九星,在毕北。五车者,五帝车舍也,五帝坐也,主天子五兵,一曰主五穀丰秏……其中五星曰天潢。” 郭沫若 《星空》诗:“你看那双子正中,五车正中。”
(3).古代统治者使用的五种车子。《南齐书·礼志上》:“五车玉輅为上,金輅次之。”《宋史·舆服志一》:“万乘一出,五车必载,所以警众也。”参见“ 五輅 ”。
(4).古代的五种兵车。即戎路、广车、阙车、苹车、轻车。 唐 贾至 《燕歌行》:“五车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参阅《周礼·春官·车仆》。  ——《漢語大詞典》
储 ( 儲 ) chǔ
储 [ chǔ ]
  1. 积蓄:~蓄。~备。~金。~放。~运。~户。~量(liàng )。~君(太子,亦称“储贰”、“储宫”、“皇储”)。
  2. 姓。
书 ( 書 ) shū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