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

黄道让清代〕《重登岳麓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读书老友今何在,古木秋深爱晚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近年旧时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 [ fà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实 ( 實 ) shí
    实 [ shí ]
    1. 充满:~心。充~。虚~。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4. 富足:殷~。富~。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近年 jìn nián
    (1).指过去不远的数年。 明 张居正 《文华殿论奏》:“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茅盾 《林家铺子》四:“近年他虽然万分拮据,面子上可还遮得过去。”
    (2).临近新年。 清 赵翼 《簷曝杂记·假印大案》:“正当节届近年,天气开朗。”  ——《漢語大詞典》
    白 bái《國語辭典》

    白 [ ​bái ]

    語音
    1. 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 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 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 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 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 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 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 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 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 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 潔淨的。如:「潔白」。
    3.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 率直、誠實。如:「坦白」。
    5. 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 錯誤的。如:「寫白字」。
    7. 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 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 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 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 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白 [ ​bó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旧时(舊時)jiù shí
    过去,昔日。《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閒饗卫士於南宫,因閲视旧时衣物。”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五年前,我同一位知县到 广东 赴任去,在 三牌楼 找着一个旧时老邻居。”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邑庙新辟商场极绚烂,顾求旧时担饧粥者弗可得。”  ——《漢語大詞典》
    青 qīng《國語辭典》

    青 [ qīng ]

    1. 颜色:➊ ​ 绿色。唐·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➋ ​ 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➌ ​ 黑色。如:「玄青」。
    2. 绿色的草木、山脉。如:「踏青」、「万年青」、「青黄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3. 竹皮。如:「汗青」。
    4. 大陆地区青海省的简称。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绿色的。如:「青山绿水」、「山青水秀」。
    2. 蓝色的。如:「青天白日」。
    3.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 年轻的。如:「青年」、「青春」。

    青 [ jīng ]

    1. 参见「青青」(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