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名士新亭,暗倾铅泪。

王鹏运清代〕《莺啼序 子苾示读同叔问登北固楼用梦窗韵联句之作,触我愁思,仍用原韵奉答

无言画阑独凭,黯吟怀似水。绪风悄、换到鹊声,乱红飘尽残蕊。

听几度、边笳自咽,乡心远逐南云坠。怅风尘、极目栖栖,总是愁思。

沈醉休辞,浮名过羽,底英雄竖子。尽空外、归雁声酸,碧山人远莫至。

恁天涯、登临吊古,也云里、帝城遥指。算长堤、芳草萋萋,解怜幽意。

新词读罢,琴筑苍凉,想寤歌独寐。清啸对、江山形胜,坐念当日。

名士新亭,暗倾铅泪。飙轮电卷,惊涛夜涌,承平箫鼓浑如梦,望神州、那不伤愁悴。

风沙滚滚,因君更触前游,惊心短歌声里。

长安此日,斗酒重携,且吟红写翠。漫省念、关山漂泊,海水横飞,怕有城乌,唤人愁起。

与君试向,危楼凝睇。绿阴如幕芳事歇,惜流光、谁解新声倚。

从教泪满青衫,俯仰苍茫,恨题凤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名士新亭铅泪

名士 míng shì
(1).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郑玄 注:“名士,不仕者。” 孔颖达 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絶,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
(2).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元 虞集 《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闕下諫书谁第一? 济南 名士旧无双。”
(3).泛指知名人士。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
(4).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 瞿秋白 《〈乱弹〉代序》:“固然, 乾 嘉 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 郑板桥 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参见“ 名士风流 ”。
(5).指刑名之士。《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 用 咎犯 ,而 齐 用 王子 , 吴 用 孙武 ,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  ——《漢語大詞典》
新亭 xīn tíng
亭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南。 三国 吴 建,名 临沧观 。 晋安帝 隆安 中 丹阳 尹 司马恢之 重修,名 新亭 。 东晋 时为京师名士 周顗 、 王导 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参见“ 新亭泪 ”。  ——《漢語大詞典》
暗 àn《國語辭典》

暗 [ àn ]

  1. 不明亮的、光线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阴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词:「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2. 幽深、阴翳。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暗」。
  4. 不让人知道的、不公开的。如:「暗号」、「明人不做暗事。」
  5. 无光泽的。宋·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词:「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 默不作声的、隐密的。如:「暗杀」、「暗示」、「暗渡陈仓」。唐·韩偓〈无题〉诗:「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宠固君心,暗中包藏计狡。」
  1. 不光明。如:「弃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1. 光线变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渐渐暗了。」
倾 ( 傾 ) qīng
倾 [ qīng ]
  1. 斜,歪:~斜。~侧。~塌。~圮。~跌。
  2. 趋向:~向。~心。~慕。~注。左~。右~。
  3. 倒塌:~颓。~覆。~轧()(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4.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东西;引申为尽数拿出,毫无保留:~箱倒箧(亦称“倾筐倒庋”)。~盆大雨。~城。~洒。~销。
  5. 用尽(力量):~听。~诉。~吐。
铅泪(鉛淚)qiān lèi
晶莹凝聚的眼泪。语本 唐 李贺 《金洞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元 张翥 《眉妩·七夕感事》词:“窃香伴侣,问甚时,重画眉嫵。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土花曾染 湘娥 黛,铅泪难消。”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