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兴来清剡雪,吟出暮山峰。

刘敞宋代〕《招晋卿时晋卿到丹阳

识心非识面,常恨不相从。那作经年别,曾无一日逢。

兴来清剡雪,吟出暮山峰。净埽门前路,期君马系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暮山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1.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2.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3. 寂静。如:「冷清」、「清静」。
    4.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5.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1.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2.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3.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1.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2. 整顿。如:「清党」、「肃清」。
    3.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4.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1.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2. 参见「血清 」条。
    3. 姓。如宋代有清贤。
    剡 yǎn/shàn《國語辭典》

    剡 [ yǎn ]

    1. 削尖。《易经·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2. 举、抬。《荀子·彊国》:「安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发忿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
    1. 尖锐、锐利。如:「剡锋」、「剡利」、「剡耜」。

    剡 [ shàn ]

    1. 参见「剡溪 」条。
    雪 xuě《國語辭典》

    雪 [ xuě ]

    1.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六角形白色晶体。如:「白雪」、「冰雪」、「下雪」、「积雪」。
    1. 下雪、降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于时始雪,五处俱贺。」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 擦拭。《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二首之一:「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3. 洗刷、洗清、清除。如:「雪耻」、「昭雪」、「洗雪冤情」。《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故雪殽之耻。」
    1.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卢思道〈孤鸿赋〉:「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

    雪 [ xuè ]

    1. 「雪白」的「雪」的又音。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1.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2.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3.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4.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5.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1.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暮山
    唐 李嘉祐 入睦州分水路忆刘长卿 雨过暮山碧,猿吟秋日曛。
    唐 刘长卿 汉阳献李相公 春草雨中行径没,暮山江上捲帘愁。
    唐 魏璀 湘灵鼓瑟 柱间寒水碧,曲里暮山青。
    唐 戴叔伦 汉南遇方评事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
    唐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情。
    唐 杜荀鹤 秋日泊浦江 寒浦更无船并宿,暮山时见鸟双归。
    唐 灵一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 月影沈秋水,风声落暮山。  ——《骈字类编》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