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张登辰宋代〕《赭衣舂

赭衣舂永巷,酸风起幕杵。
声声碎妾心,妾见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日改色天容未央宫中桐叶

白日 bái rì
(1).太阳;阳光。《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改色 gǎi sè
(1).指古代随改正朔而改变所崇尚的颜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其驪翰改色,寅丑殊建。” 李善 注:“《礼记》曰:‘ 夏后氏 尚黑,戎事乘驪。’ 郑玄 曰:‘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黑马曰驪。’《礼记》曰:‘ 殷 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玄 曰:‘以建丑之月为正月,物生色白。翰,白色马也。’”
(2).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 李德林 《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 李东阳 《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漢語大詞典》
天容 tiān róng
(1). 天老 和 容成 的并称。二人相传为 黄帝 时的术士。 晋 陶潜 《述酒》诗:“ 天容 自永固, 彭殤 非等伦。”一说为天人之容,指出众人物的非凡仪表。参阅 逯钦立 校注。
(2).天空的景象;天色。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照天容於鮷渚,镜河色於魦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天容水色 西湖 好,云物俱鲜。” 清 魏源 《华山西谷》诗之一:“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重云越迭越厚。可厌的梅雨期快开始了。几百个听众聚集在台前,脸色同天容一样阴沉。”
(3).天子的容颜。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太和》:“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一:“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未央 wèi yāng
(1).未半。《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传:“央,中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瀲瀲夜未央。” 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2).不久,不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絶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3).未尽;无已。《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二:“ 秦 陇 逼 氐 羌 ,征人去未央。” 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惟夫人,胄 东阳 。嬪德门,家有光。命虽絶,庆未央。”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
(4).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义侠英雄美少年,艳阳春景未央天。出门游玩长生乐,緑暗红稀翡翠园。”
(5). 汉 代官名。
(6).见“ 未央宫 ”。
(7).本为 汉 宫名,借指宫殿。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宋 李纲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清 孙枝蔚 《旧宫人》诗:“宫衣叠后未开箱,梦里承恩入未央。”  ——《漢語大詞典》
宫中(宫中)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唐 戴叔伦 白苧词 馆娃宫中露华冷,月落啼鸦散金井。
唐 王建 织锦曲 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唐 王建 赠郭将军 天下表章经院过,宫中语笑隔墙闻。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 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骈字类编》
桐叶(桐叶)
宋 黄公度 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元 元好问 饮酒五首 其四 人生桐叶露,见日忽已晞。  ——《骈字类编》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