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幽遐异景争指说,老眼苦难觅渺邈。

朱克家宋代〕《玉马山

水石嵌空山荦确,瘦藤扶上青云幕。
平川一望渺无际,东疑嵎夷北朔漠。
驾天叠巘输翠浪,奔野细流横雪槊。
疏峰点点雁聚沙,密屿喁喁鱼纵壑。
一江净绿绕书元,几陇断畦成卦剥。
乍惊渔唱出烟霭,时听村舂动篱落。
幽遐异景争指说,老眼苦难觅渺邈。
夜间支枕挂银窗,闪闪星河手可摸。
何年标名称玉马,蹴踏风云跨寥廓。
更连三十六奇峰,削玉排青相间错。
偶因佳友得壮观,俗虑尘襟顿疏瀹。
翛然物外岂非仙,不须更羡辽东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幽遐指说老眼苦难渺邈

幽遐 yōu xiá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漢語大詞典》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景 jǐng/yǐng《國語辭典》

景 [ jǐng ]

  1. 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 时光。《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杂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3. 可供玩赏的形色。如:「风景」、「山景」、「景物依旧,人事全非。」
  4. 情况、境遇。如:「晚景凄凉」。宋·苏轼〈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红楼梦·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5. 戏剧中因布幕不同而画分的段落。如:「第一幕第三景」。
  6. 姓。如战国时楚国有景差。
  1. 仰慕。如:「景仰」。《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1. 大。《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朕嗣膺景业,傍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

景 [ yǐng ]

  1. 物体的形影、阴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同「影 」。
争 ( 爭 ) zhēng《國語辭典》
  1. 「争 」的异体字。
指说(指説)zhǐ shuō
犹解说。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妄有指説,非也。” 清 张惠言 《江安甫葬铭》:“比余书成,而 安甫 悉能指説,益为余校其不合者数十事。”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并不这般那般多所指说,只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同他们呼笑,同他们奔跑。”  ——《漢語大詞典》
老眼 lǎo yǎn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漢語大詞典》
苦难(苦難)kǔ nàn
(1).苦痛、灾难;艰难困苦。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水浒传》第五三回:“把我撇在此间,教我受此苦难。” 清 唐甄 《潜书·劝学》:“道者,其中无苦难之事,有便安之利。”
(2).指遭苦痛和灾难。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十三年来 斯诺 在苦难的 中国 采访了不少重要人物,经历了不少重要事件。”  ——《漢語大詞典》
觅 ( 覓 ) mì
觅 [ mì ]
  1. 找,寻求:~食。~取。寻~。搜~。
  2.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渺邈 miǎo miǎo
久远;广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孔平仲 《杨大年喜朝京阙》诗:“七 闽 波渺邈,双闕气巖嶢。” 明 史璧 《刻〈颜氏家训〉序》:“夫振古渺邈,经残教荒,驯至于今,变趋愈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