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短衣窄袖 duǎn yī zhǎi xiù
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中国衣冠,自 北齐 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緑短衣,长靿鞾,......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驰射,短衣长靿,皆便於涉草。” 元 萨都剌 《京城春日》诗之一:“ 燕 姬白马青丝韁,短衣窄袖银鐙光。” 元 萨都剌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一年相逢 白下 门,短衣窄袖呼郎君。” ——《漢語大詞典》
样 ( 樣 ) yàng
样 [ yàng ]
- 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
- 种类:花~。各种各~。
- 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
时新(時新)shí xīn
(1).应时而鲜美的东西。 南朝 宋 鲍照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好酒多芳气,餚味厌时新。”
(2).犹时髦。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着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则我这髻鬟云鬢,更和这玉搔珠结应时新。”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家人都穿得很时新。” ——《漢語大詞典》
(2).犹时髦。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着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则我这髻鬟云鬢,更和这玉搔珠结应时新。”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一家人都穿得很时新。” ——《漢語大詞典》
殷勤
情意恳切 ——《整理自网络》
寄与(寄與)jì yǔ
(1).传送给。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 贾岛 《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 沃洲 人。”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漢語大詞典》
(2).犹致送,赠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装起来》:“ 中国 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田汉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 青岛 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漢語大詞典》
从军(從軍)cóng jūn
(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 唐 王贞白 《从军行》:“从军 朔方 久,未省用干戈。” 宋 苏轼 《赠李兕彦威秀才》诗:“先生少负不覊才,从军数到 单于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 无锡 秦 简讨 留仙 ,从军 荆州 。” 许地山 《女国士》:“我怎能让 驴哥 离乡别井,远道从军呢?”
(2).谓集合军队。《墨子·号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 岑仲勉 注:“从军,谓动员之集合。”
(3).指随从的军士。《英烈传》第十八回:“﹝ 孙炎 ﹞便将马拴在柳荫之下,叫从军跟了走来。” ——《漢語大詞典》
(2).谓集合军队。《墨子·号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 岑仲勉 注:“从军,谓动员之集合。”
(3).指随从的军士。《英烈传》第十八回:“﹝ 孙炎 ﹞便将马拴在柳荫之下,叫从军跟了走来。”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