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莲社招呼费,茅堂出处卑。

邾经元代〕《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震泽三江入,虹桥五色垂。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联句应题竹,留餐更折葵。那知俱是客,各以业为师。

莲社招呼费,茅堂出处卑。也驰支遁马,而向习家池。

何物讥臣朔,如人舞怪逵。遂令兄弟急,岂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参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忆身犹白,前修道不缁。君攀狮子座,我把桂花枝。

吴子非无学,周胥亦有为。龙泉终再合,豹管未容窥。

泥滑双扶屐,灯明共弈棋。笑言方款合,交谊更坚持。

好客囊羞涩,捐人佩陆离。初筵俄列豆,屡舞竟扬觯。

醉揖都轻别,醒吟每重思。优哉聊复尔,舍此欲何之。

伐木鸣幽鸟,椷筒寄阿谁。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为说饶清事,从游尽白眉。载观名胜集,多是故人诗。

自笑如张翰,何烦识项斯。江帆风去逆,林馆雨留迟。

紫研玄香润,纹窗棐几宜。翔鸾开粉纸,直发引乌丝。

燕坐书成癖,穷探字识奇。雄文《毛颖传》,小隶《武梁祠》。

韩柳文章在,云龙上下随。两家才并立,千喙语难追。

小子真狂简,前贤讵点嗤。百金宁取直,三绝且闻痴。

漫与非神品,居然奉令仪。异时倾孔盖,八字读曹碑。

回首高飞隼,行歌倒接䍦。剡溪归尽兴,泌水乐忘饥。

野阁延疏广,韦编拾散遗。儒冠傲轩冕,农耒力菑畬。

明月怀人远,长林鼓瑟悲。平常要久契,翻覆讶群儿。

愿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矢心同白水,披腹献丹墀。

把袂寒潮上,还家夜雪吹。上人逢顾恺,冯谢拙言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莲社招呼茅堂出处

莲社(蓮社)lián shè
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 代 庐山 东林寺 高僧 慧远 ,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二:“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明 何景明 《怀叶时华》诗:“客皆莲社友,人是竹林贤。”  ——《漢語大詞典》
招呼 zhāo hū
(1).用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唤。 唐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老残游记》第二十回:“派人到省城里招呼个大戏班子来,并招呼北柱楼的厨子来,预备留 老残 过年。”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我在屋子里招呼了一声,他竟没有听见。”
(2).招附;招抚。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肜 乃思所以离间二寇,以分其势。招呼 鲜卑 ,示以财利。”《三国志·蜀志·诸葛诞传》:“后 毌丘俭 、 文钦 反,遣使诣 诞 ,招呼 豫州 士民。”
(3).用言语、点头、招手、行礼等方式表示问候。《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羣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接二连三地跟从 元茂屯 出来的赶车的招呼,问长问短,应接不停。”
(4).照料;关照;照管。《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想着受主子恩典,又招呼了你这么大,撂下走了,天良何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我跟车间的姐妹说一声,有啥动静,她们会来招呼你的。” 李季 《五月端阳》三四:“几十里路上请医生,全村人招呼着一个伤员。” 赵树理 《小经理》:“你慢慢养着吧,不要着急,合作社的事情我暂且招呼几天!”
(5).接待;应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侄少爷来到,本该要好好的招呼;因为老爷今日出门……等老爷回来时,再请少爷来罢。” 叶紫 《行军掉队纪》五:“这山坳里十多家店家,就只有他家的生意兴盛。招呼好,饭菜好,并且还能够保险客人平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章:“ 剑平 的职务是站立柜台招呼顾客。”
(6).扶持;抬举。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九:“ 小元 他原来是你们招呼起来的人,只要 恒元 一倒,还有法子叫他变过来。”  ——《漢語大詞典》
费 ( 費 ) fèi
费 [ fèi ]
  1. 用钱财:花~。消~。
  2. 用,消耗:~事。~时。~解。煞~苦心。
  3. 需用的钱财:~用。学~。
  4. 姓。
茅堂 máo táng
亦作“茆堂”。
(1).草盖的屋舍。语出 汉 韦孟 《在邹诗》:“爰戾于 邹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清 黄景仁 《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
(2).堂名;里名。《宋书·袁粲传》:“上於 华林园 茅堂 讲《周易》, 粲 为执经。”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观道 雷池 侧,访德 茅堂 阴。”  ——《漢語大詞典》
出处(出處)chū chù
(1).谓出仕和隐退。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臺邪!”《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萧何 治狱为 秦 吏, 韩信 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2).行进和静止。 宋 梅尧臣 《翠羽辞》:“ 秦 女乘鸞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繫向裙腰同出处。” 宋 陆游 《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鳩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1).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魏书·儒林传·李业兴》:“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以怪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晋 张望 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法》:“作诗用虚字,殊不佳。中两联填满方好。出处纔使 唐 已下事,便不古。”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有出处。”
(2).源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徐广 《史记音义》曰:‘ 黽 或作 彭 , 穀水 出处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然 河 之本源,未见出处。”
(3).产地;来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 掖 , 掖 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鐲之类,又买了一掛朝珠,还的价钱,实在内行;批评东西的毛病,説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许地山 《美底牢狱》:“我想所有美丽的东西,只能让它们散布在各处,我们只能在它们底出处爱它们。”
(4).出路;出去的地方。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 李霜泗 ﹞平静下来,慢搭搭地说:‘可是,去,也有好处,将来有了个出处。’”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 澄河 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  ——《漢語大詞典》
卑 bēi《國語辭典》

卑 [ bēi ]

  1. 低下、低微。如:「卑贱」、「天尊地卑」。《文选·沈约·恩幸传论》:「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2. 衰微、没落。《国语·周语上》:「王室其将卑乎?」
  3. 简陋。《文选·张衡·东京赋》:「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4. 品格低劣。《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5. 谦恭。如:「谦卑」、「卑躬屈膝」、「卑词厚礼」。
  1. 低下的地方。如:「登高必自卑」。
  1. 使简陋、低俗。《论语·秦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唐·孔颖达·正义:「言禹卑下所居之宫室而尽力以治田间之沟洫。」
  2. 轻视、藐视。《国语·晋语四》:「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