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民族 mín zú
(1).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中华民族。
(2).特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如: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
(2).特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如: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
阵线(陣綫)zhèn xiàn
战线。多用于比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公所门前连续响了两声枪声,拥进许多巡捕来,于是群众的阵线,开始动摇和纷乱,有许多叫‘打’的声音,一些激昂的、抖颤的音波在空中响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另一方面是加强了防共阵线--在前是两位副部长对一位秘书长……现在是一位副部长对一位副部长加秘书长。” ——《漢語大詞典》
救国(救國)jiù guó
挽救国家,使免于危亡。 茅盾 《少年印刷工》十七:“ 东北 义勇军原来仍旧在活动,而且全 中国 各处有民众的救国运动。” ——《漢語大詞典》
良方 liáng fāng
疗效好的药方。 唐 柳宗元 《与李建书》:“所欲者补气丰血,彊筋骨,辅心力,有与此宜者,更致数物,忽得良方偕至,益善。”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乃大取(金银花),依良方所载法饮之,两日至数斤,背肿消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