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婆娑两高树,磊落垂红离。

韩缜宋代〕《崇法寺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野活稻田秀,耒耜洞沟畦。
登岑复入谷,渐过西山西。
举首望华屋,双岸郁相携。
虚桥烟霭,峻卷闼排虹霓。
下马踏危级,褰裳涉修梯。
超然层阁外,仰视穷苍低。
俯眺亦人有,森森乔木齐。
喧嚣从吏语,嘲唽惊禽啼。
既饭复搜讨,林间得幽蹊。
岩阿访灵迹,大士常高棲。
古殿蚀苔鲜,丹青暗尘{翳羽换土}。
俯身践危蹬,侧足缘深溪。
老树阴潭黑,风修乱蝉嘶。
悬泉洗阴壁,莹色如玻瓈。
佳观诚可恋,迟留惧颠挤。
扪萝出天险,始免魂神睽。
缓步凌巀嵲,双旌随杖藜。
回瞻花雨地,已被烟云迷。
顿辔下平陆,晴川留马蹄。
新篁映碧宇,野寺临长堤。
乘倦驻归策,荒园步柔荑。
婆娑两高树,磊落垂红离。
汲井漱甘液,拂尘观旧题。
出门尚斜日,隐隐闻城鼙。
胜概亦陈迹,茫然失端倪。
为诗记仿佛,吾友无诃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婆娑两高磊落垂红

婆娑 pó suō
亦作“ 媻娑 ”。
(1).舞貌。《诗·陈风·东门之枌》:“ 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嵩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2).形容姿态优美。《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3).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4).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5).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6).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7).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 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8).引申为蓬松,散乱。《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9).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10).流滴貌。《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11).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 。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12).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漢語大詞典》
两高(两高)
汉书严延年传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延年至遣掾蠡吾赵绣按高氏得其死罪绣见延年新将心内惧即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延年意怒乃出其重劾延年已知其如此矣赵掾至果白其轻者延年索怀中得重劾即收送狱夜入晨将至市论杀之先所按者死吏皆股弁更遣吏分考两高穷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郡中震恐  ——《骈字类编》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磊落 lěi luò
(1).亦作“ 磊犖 ”。众多委积貌。《后汉书·蔡邕传》:“连横者六印磊落,合纵者駢组流离。”《文选·潘岳〈闲居赋〉》:“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 吕延济 注:“磊落、蔓衍,众多貌。” 唐 杜甫 《观画马图》诗:“腾驤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明 李东阳 《过安平镇减水石坝有怀刘司马长句》:“因高为陵下为泽,復有石坝磊犖长如冈。”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冈之背,见大石磊落列天际。”
(2).山高大貌。《文选·郭璞〈江赋〉》:“ 衡霍 磊落以连镇, 巫 庐 嵬崫而比嶠。” 李周翰 注:“磊落、嵬崫,皆山高大貌。”
(3).壮伟貌;俊伟貌。《晋书·索靖传》:“体磥落而壮丽,姿光润以粲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桓 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繫才,其状磊落,一坐嘆赏。”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真宗取士必视器识》:“ 真宗 虽以文词取士,然必视其器识。每赐进士及第,必召高第三四人,并列于庭,更察其形神磊落者,始赐第一人及第,或取其所试文词有理趣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细视儿,风度磊落。自念乏嗣,因其肖己,爱而赎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谕覆敞天燕方永年诗》之一:“英姿磊落是贤豪,招纳还期道义高。”
(4).形容声音宏大。《文选·马融〈长笛赋〉》:“酆琅磊落,駢田磅唐。” 李善 注:“众声宏大四布之貌。” 唐 王度 《古镜记》:“其夜二鼓许,闻其厅前磊落有声,若雷霆者。”
(5).亦作“ 磊犖 ”。形容胸怀坦荡。《隶释·汉幽州剌史朱龟碑》:“建弘远之议,磥落焕炳。” 洪适 释:“碑以磥落为磊落。” 汉 阮瑀 《筝赋》:“慷慨磊落,卓砾盘紆,壮士之节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标格磊落,气志清明。” 明 唐顺之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 吕郎 磊犖似 刘生 ,许国从来气不平。”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
(6).明亮貌;错落分明貌。 唐 杜甫 《发秦州》诗:“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宋 司马光 《送祖择之守陕》诗:“陆离寒水玉,磊落曙天星。” 清 盛锦 《空舲峡》诗:“过午巖日晦,磊落见数星。”
(7).圆转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
(8).堆放。《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地下顺西墙一张撬头大案,案上座鐘瓶洗之外,磊落一些书籍法帖。”  ——《漢語大詞典》
垂红(垂红)
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攴诗南村诸杨北村卢白花青叶冬不枯垂红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分类字锦》
离 ( 離 ) lí
离 [ lí ]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
  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5. 古同“罹”,遭受。
  6.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