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昔年 xī nián
往年;从前。 唐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一:“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鶯花不管兴亡事,妆点春光似昔年。” ——《漢語大詞典》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名- 地支的第一位。
-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缀- 词尾:➊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长游(長游)cháng yóu
什长和游宗。谓乡中之行政长官。《管子·八观》:“乡毋长游,里毋士舍,时无会同,丧蒸不聚,禁罚不严,则齿长辑睦毋自生矣。” 尹知章 注:“﹝长游,﹞什长、游宗也。” ——《漢語大詞典》
落笔(落筆)luò bǐ
(1).下笔。 唐 李白 《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明史·文苑传二·顾璘》:“ 应登 才思泉涌,落笔千言。” 袁鹰 《〈悲欢〉后记》:“万语千言,竟不知从何落笔。”
(2).堕笔。《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曹公 闻 权 以土地业 备 ,方作书,落笔於地。” ——《漢語大詞典》
(2).堕笔。《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曹公 闻 权 以土地业 备 ,方作书,落笔於地。” ——《漢語大詞典》
妙 miào《國語辭典》
妙 [ miào ]
形- 美好。如:「美妙」、「絕妙好辭」。《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宋·蘇軾〈紅梅〉詩三首之二:「也知造物含深意,故與施朱發妙姿。」
- 神奇、奇巧。如:「巧妙」、「奇妙」、「奧妙」、「玄妙」、「微妙」。
- 有趣的。如:「這個點子真妙!」
- 幼小。漢·王符《潛夫論·思賢》:「皇后兄弟,主婿外孫,年雖童妙,未脫桎梏」唐·錢起〈送傅管記赴蜀軍〉詩:「賜璧腰金應可料,才略縱橫年且妙。」
- 精微深奧的事理。《老子·第一章》:「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唐·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故老氏觀妙,顏氏知幾。」
- 姓。如明代有妙齡。
信史 xìn shǐ
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公羊传·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 齐桓 、 晋文 ;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信史新修稿满牀,牙籤黄帊带芸香。”《清史稿·圣祖纪三》:“壬戌,诫修《明史》史臣覈公论,明是非,以成信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