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府鞠办三节日,霜台待漏五更时。

曹修古宋代〕《题清心堂

天府鞠办三节日,霜台待漏五更时。
薰风一觉清凉睡,莫问浮名高与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府三节霜台待漏五更

天府 tiān fǔ
(1).《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 周 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荀子·大略》:“不知而问 尧 舜 ,无有而求天府。”《南齐书·顾欣传》:“徵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新唐书·牛僧孺传》:“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 范阳 尺帛斗粟入天府。”《清史稿·食货志一》:“ 道 咸 以降……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
(2).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因 秦 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晋书·袁乔传》:“ 蜀 土富实号称天府,昔 诸葛武侯 欲以抗衡中国。”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军事》:“伏以国家富有 巴 蜀 ,是天府之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绪言》:“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 中国 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
(3).犹天廷。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 崔道枢 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按罪急追,所有官爵并皆削除,年寿亦减一半。’”《封神演义》第六五回:“凤街丹詔离天府,玉勅金书降下来。”
(4).指朝廷。《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输力王室,以篤臣节。功列天府,令问不已。” 唐 皎然 《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诗:“天府登名后,迴看 楚 水清。”  ——《漢語大詞典》
鞠 jū《國語辭典》

鞠 [ jú ]

  1. 皮毬,一种以皮革缝合,内塞以鸟羽等柔软物或充气而成的球。《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唐纪十五·高宗永徽三年》:「朕闻胡人善为击鞠之戏。」
  2. 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同「菊 」。
  3. 姓。如宋代有鞠常。
  1. 养育、抚育。如:「鞠育」。《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2. 弯曲。《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
  3. 审问。《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令鞠治之。」《汉书·卷一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鞠狱不实。」同「鞫 」。
  4. 穷困。《书经·盘庚中》:「尔惟自鞠自苦。」
  1. 幼小、幼稚。《书经·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办 ( 辦 ) bàn
办 [ bàn ]
  1. 处理:~公。~事。~理。
  2. 处分:惩~。法~。首恶必~。
  3. 置备:~置。~货。
  4. 创设:创~。兴(xīng)~。
三节(三節)sān jié
(1).三恶人。指 蚩尤 、 五观 、 殷纣 。《逸周书·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 孔晁 注:“三节, 蚩尤 、 五观 、 殷紂 也。” 五观 , 夏 启 之子。
(2).三镇节度使。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 开平 四年, 鏐 ( 钱鏐 )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掛锦衣。’三节者, 鏐 在 唐 已领 镇海 镇东 两军节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 唐 时漕运,大率三节, 江 淮 是一节, 河南 是一节, 陕西 到 长安 是一节。”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老舍 《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霜台(霜臺)shuāng tái
御史台的别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乐府者,侍御史 贾君 之所作也……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 懿皇 以 同昌公主 薨谢,怒其医官 韩宗绍 等,縶於霜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自昔虽称为雄剧,比岁或乖於选抡,汚我霜臺,赖公雪耻,輙陈管见,少助风闻。”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杜紫微 掊击 元 白 不减霜臺之笔,至赋《杜秋》诗,乃全法其遗响。”  ——《漢語大詞典》
待漏 dài lòu
(1).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谓之“待漏”。漏,古代计时器。《东观汉记·樊梵传》:“自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奉待漏之书,衔如丝之旨。” 李周翰 注:“奉事上书,皆晨起驻车待其漏刻。”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同宦思乡》:“陷边方常思首丘,那想着 金门 待漏。”
(2).见“ 待漏院 ”。  ——《漢語大詞典》
五更 wǔ gēng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三老五更 ”。
(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漢語大詞典》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