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

安熙元代〕《石州慢 寄题龙首峰

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夕阳淡淡余晖,阊阖九重天远。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萧散。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解识兴亡

千秋万古(千秋萬古)qiān qiū wàn gǔ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唐 刘希夷 《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元 范梈 《王氏能远楼》诗:“醉捧 勾吴 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记录下来,好让千秋万古的人知道。”  ——《漢語大詞典》
先天 xiān tiān
(1).谓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易·乾》:“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颖达 疏:“先天而天弗违者,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也。”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自昔哲王,先天而顺;羣辟崇替,降及近古。”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2).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高子遗书·会语六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为,后天也。无先天不起后天,无后天不成先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窗前草色悟惺惺,完却先天一点灵。碧緑满山皆意趣,春风 沂水 伴《西铭》。” 柳青 《狠透铁》:“他们说老汉精神上有一种先天的质素,使他嗅出异己阶级的味道。”
(3).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红楼梦》第二八回:“ 林妹妹 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儿风寒。”《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一·参附汤》“治阴阳气血暴脱等之证”注:“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脾,是水谷之所化。”
(4).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一:“大《易》论天道,恒久而不已;此从后天观,未究先天始。”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这坛本在虚空闢建,象涵太极法先天。”
(5).指 伏羲 所作之《易》。 宋 罗泌 《路史·发挥一·论三易》:“ 伏羲氏 之先天, 神农 易之为中天; 神农 之中天, 黄帝 易之为后天。岂非《易》道广大,变通不穷,有非一法之所能尽?” 明 杨慎 《丹铅续录·三易》:“《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 干令升 注云:‘…… 伏羲 之《易》小成,为先天; 神农 之《易》中成,为中天; 黄帝 之《易》大成,为后天。’予按: 邵康节 之《易》先天、后天,其源出于此。” 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总论》:“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  ——《漢語大詞典》
消长(消長)xiāo zhǎng
(1).增减;盛衰。《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消长相倾。”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清 戴名世 《〈儿易〉序》:“经世之大者,莫大於阴阳之消长,治乱之循环,君子小人之进退。”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四》:“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
(2).谓变化。《明史·韩文等传赞》:“一击不胜,反噬必毒,消长之机,间不容髮。”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 神武 开闢来,亘古无消长。”  ——《漢語大詞典》
图 ( 圖 ) tú
图 [ tú ]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
  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
  3. 画:画影~形。
  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
  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解识(解識)jiě shí
(1).犹解释。 宋 本《〈颜氏家训〉序》:“余曰:‘凡字以詮义,字犹未识,义安能见?旋云小小,颇亦怱怱。’众乃谢余,令为解识。余遂作音义以晓之。”
(2).知晓;熟悉。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举筯,沙鱼线甚俊。 吕丞相 喜问:‘君解识此物耶?’”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剑池》诗:“轆轤夜半语空中,无人解识兴亡意。”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予操普通语相与周旋,谓居 中国 久,言语风习,解识不少,近则经商于 香港 也。”  ——《漢語大詞典》
兴亡(興亡)xīng wáng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书·太甲下》:“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故吾按《春秋》而观成败,乃切悁悁於前世之兴亡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英雄五霸闹 春秋 ,顷刻兴亡过手!”
(2).专指衰亡。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唐 罗邺 《登凌歊台》诗:“高臺今日竟长閒,因想兴亡自惨颜。” 清 秋瑾 《宝剑歌》:“世无平权祗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漢語大詞典》
本 běn《國語辭典》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幹。《說文解字·木部》:「木下曰本。」《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漢·高誘·注:「本,根也。」
  2. 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變本加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3. 母金、資金。如:「成本」、「股本」、「夠本」、「賠本」、「將本圖利」、「一本萬利」。
  4. 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5. 演出的底本。如:「腳本」、「話本」、「劇本」。
  6. 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如:「奏本」、「修本」。
  7. 量詞:➊ ​ 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➋ ​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➌ ​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8. 姓。如明代有本高。
  1. 根據、依憑。如:「一本初衷」。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1.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2. 起初的、原來的。如:「本能」、「本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3. 現在的、目前的。如:「本月」、「本年度」。
  1. 本來、原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項)​籍也。」《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1. 稱自己或自己這方。如:「本人」、「本庭」、「本籍」、「本報訊」。《淮南子·氾論》:「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