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袁陟宋代〕《过金陵谒吴大帝庙

人苦曹瞒虐,天悲驻禄终。
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
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
长策资公瑾,雄才得吕蒙。
招延师友义,继述父兄忠。
旧府峨双阙,惊涛涌半空。
风云龙虎势,日月帝王功。
地力因时险,神谋与意通。
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
骏足嗤交货,灵牙耀即戎。
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长沙兆生识,典午赖余风。
战守遗踪在,登临四望中。
陵迁成万古,世异想群雄。
歌舞居民祀,干戈逐虏功。
征帆来浦外,久客怆途穷。
精锐销孤剑,飘零若断蓬。
徘徊灵庑下,暮叶乱江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定霸葵丘推心

定霸 dìng bà
奠定霸业。《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晋文公 有 咎犯 赵衰 ,取威定霸,以尊天子。”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中兴定霸如 光武 ,要访取出羣英杰。”  ——《漢語大詞典》
葵丘
春秋僖公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又左传夏会于葵丘且修好礼也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又公羊传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禁又谷梁传桓盟不日此何以日美之也为见天子之 故备之也葵丘之盟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郡孟子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葵后汉书 国志陈留郡外黄有丘葵聚 明一统志 丘在归德府考城县治东春秋诸侯盟于葵丘即此  ——《骈字类编》
劣 liè《國語辭典》

劣 [ liè ]

  1. 坏、不好。如:「劣等」、「劣势」、「优劣」、「土豪劣绅」。
  2. 少。《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臣暗于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
  3. 虚弱。三国魏·曹植〈辩道论〉:「寿命长短,骨体强劣,各有人焉。」
  1. 仅、恰好。《宋书·卷四五·刘怀慎传》:「德愿善御车,尝立两柱,使其中劣通车轴,……打牛奔从柱间直过。」
推心 tuī xīn
(1).以诚相待。 汉 刘向 《列女传·明德马后》:“时及政事,后推心以对,无不当理。” 唐 司空图 《与台丞书》:“且自古推心,苟不望报於其人,则未有不坚於著效者。”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介甫 曰:‘陛下以他人为密,而独隐于臣,岂君臣推心之道乎?’”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五:“遭时固不易,推心尤独难。”
(2).推戴之心。 唐 骆宾王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  ——《漢語大詞典》
建 jiàn《國語辭典》

建 [ jiàn ]

  1. 成立、树立、设置。如:「建功」、「建业」、「建校」、「建国」。唐·柳宗元〈封建论〉:「予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2. 兴工制造。如:「建屋」、「建桥」。《文选·张衡·东京赋》:「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
  3. 封立、封赐。《诗经·鲁颂·閟宫》:「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
  4. 提出意见。如:「建议」。《汉书·卷五一·邹阳传》:「爰盎等皆建以为不可。」《隋书·卷五六·张衡传》:「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1. 姓。如汉代有建公。
武 wǔ《國語辭典》

武 [ wǔ ]

  1. 战斗、军事、暴力等事。相对于文而言。如:「动武」、「比武」、「整军经武」、「文武双全」。《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2. 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3.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武,奏大武也。」指周公所作歌颂武王武功之诗。首章二句为:「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于,音乌,叹词。皇,大也。无竞维烈,言其功业人莫与竞也。
  4. 姓。如汉代有武臣。
  1. 与军事、战斗有关的。如:「武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2. 勇猛、威风。如:「勇武」、「威武」、「神武」、「英武」、「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1.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2.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4. 赞成。如:「赞同」、「同意」。
  1.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1.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1.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契约。如:「合同」。
  3.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1.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