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古寺荒凉近水涯,钟声朝暮落渔家。

傅权宋代〕《再游广福院

古寺荒凉近水涯,钟声朝暮落渔家。
昔年踪迹曾经此,依旧残阳伴晚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荒凉水涯钟声朝暮渔家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1.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2.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4. 姓。如汉代有古霸。
  1.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寺 sì《國語辭典》

寺 [ sì ]

  1. 古代的官舍、官署。如:「大理寺」、「太常寺」。《说文解字·寸部》:「寺,廷也。」《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2. 佛教的庙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少林寺」、「善导寺」。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诗:「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3. 宦官。如:「寺人」、「阉寺」。《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太后临朝,阍寺专宠。」
荒凉(荒涼)huāng liáng
亦作“ 荒凉 ”。
(1).荒芜;人烟寥落。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哀策文》:“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之云暮。” 宋 文天祥 《指南录·上岸难》:“城外荒凉,寂无人影。”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丁玲 《奔》:“又一阵寒冽的晨风从荒凉的田地上打来。”
(2).凄凉;凄清。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 已远波声小。” 明 无名氏 《白兔记·投军》:“如今四方离乱,民遭涂炭,士民荒凉。” 茅盾 《一个女性》三:“她感得有一种异样的荒凉的悲哀兜上她心头。”  ——《漢語大詞典》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1.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2.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1.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2.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4.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水涯 shuǐ yá
水边。《易·渐》“鸿渐於干” 唐 孔颖达 疏:“干,水涯也。”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烟岑水涯,繚绕逶迤。” 宋 梅尧臣 《西湖闲望》诗:“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 清 孙枝蔚 《雨中闻水涨遣闷有作》诗:“五月寒如此,风声怒水涯。”  ——《漢語大詞典》
钟声(钟声)
唐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其三 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
唐 李端 送友人游蜀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唐 戴叔伦 晓闻长乐钟声 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
唐 欧阳詹 永安寺照上人房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唐 王建 题台州隐静寺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唐 王建 题石瓮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唐 杜牧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唐 方干 题松江驿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骈字类编》
朝暮 zhāo mù
(1).亦作“ 朝莫 ”。早晚。《周礼·春官·世妇》:“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罚之。”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夫妻几口儿,朝暮精精致致供茶献酒供食,伏侍 宋江 。”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春秋多晏閒,朝暮承音旨。”
(2).不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独有极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汉书·杨恽传》:“太僕定有死罪数事,朝暮人也。” 颜师古 注:“言不久活也。”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混一车书,势在朝暮。”
(3).时时。《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为卿於 齐 ,出弔於 滕 ,王使 盖 大夫 王驩 为辅行。 王驩 朝暮见,反 齐 滕 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唐 李益 《塞下曲》之一:“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 黄河 曲。” 陈毅 《七星岩》诗:“朝暮两相依,恰似姐妹行。”  ——《漢語大詞典》
落 là/luò/lào《國語辭典》

落 [ luò ]

  1. 脱落、凋坠。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宋·秦观〈一斛珠·碧云寥廓〉词:「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
  2. 掉下、降低。如:「落泪」、「落价」。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 陷入、掉入。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4. 除去。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永不预举。」
  5. 掉在后面。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6. 衰败。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7. 停留。如:「落脚」、「话音未落」。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8. 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迹」。
  9. 得到。《红楼梦·第三四回》:「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10. 归属。如:「重担落在谁身上?」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1. 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缤纷」。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2. 余留的。《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只当做个老丫头,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终身。拾些残头落脚,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举两得,可好么?」
  3. 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家贫,宾客益落。」
  4. 伶俐。如:「俐落」。
  1. 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2. 停留、停顿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3. 量词。计算成堆成叠物品的单位。如:「一落书」、「两落碗」。
  4. 姓。如汉代有落闳。

落 [ là ]

  1. 遗漏、忘记。如:「丢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里了。」
  2. 掉在后面、跟不上。如:「我们一伙人登山,他总是落在后头。」

落 [ lào ]

  1. 参见「落子」、「莲花落」等条。
  1. 降落。如:「鸟儿落在树上。」
  2. (一)​之又音。
渔家(漁家)yú jiā
打渔为业的人家。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清 王庭魁 《春草次韵》:“远迷樵客山中路,低衬渔家竹里门。” 叶圣陶 《隔膜·阿凤》:“伊本是渔家的孩子,生出来就和入网的鱼儿睡在一个舱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