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绝顶。

胡楚材宋代〕《仙池岩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绝顶。
无源水自溢,泓澄照天镜。
鱼依藻荇深,龙藏密穴静。
天意欲为雨,烟雾如炉甑。
至今山下田,势不忧旱横。
划然齐景开,仰看飞泉进。
一道翠微间,长剑倚天净。
群山列画屏,高下相辉映。
安得丹青手,写此绝胜境。
挂我草堂中,吟望免延颈。
不负山水心,永谢利名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崚嶒插天绝顶

崚嶒 líng céng
(1).高耸突兀。 南朝 梁 沈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鬱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 九疑 高,气与三山壮。” 唐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雟州》诗:“勿以 王阳 叹, 邛道 畏崚嶒。”按, 汉 王阳 ,曾行经 邛郲 九折坂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事见《汉书·王尊传》。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忠告》:“只见燕臺高耸,虎观嶙峋,麟阁崚嶒。”《红楼梦》第十七回:“往前一坐,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崚嶒嵯峨。”
(2).指高峻的山。 明 高启 《期张校理王著作徐记室游虎阜》诗:“最怜 虎阜 在平地,一邱势敌千崚嶒。”
(3).比喻特出不凡。 明 温璜 《弟子问》:“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清 周亮工 《示裴生符剖》诗:“海内风流全黯澹, 汀 南词赋尔崚嶒。”
(4).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明 邬仁卿 《沁园春·招隐看梅》词:“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緑华。” 清 秋瑾 《宝剑歌》:“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大刚刚则折。”
(5).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宋 陆游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病起瘦可惊,崚嶒夜窗影。” 清 李永祺 《病起》诗:“崚嶒未怕骨如柴,排闷时时强散怀。” 梁斌 《红旗谱》八:“他骨节崚嶒的大手,手指上的长甲,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漢語大詞典》
插天
陈孚 登悯忠寺阁诗 玉泉蟠地涌,金塔插天浮。  ——《分类字锦》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仙 xiān《國語辭典》

仙 [ xiān ]

  1. 經修煉後長生不老、超脫塵俗的人。如:「神仙」、「八仙過海」、「修道成仙」。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2. 性情或行為超凡不俗的人。如:「詩仙」、「劍仙」。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3. 姓。如宋代有仙源明。
  1. 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宮」、「仙居」、「仙丹」。《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
  2. 輕飄、輕盈。《文選·何敬祖·雜詩》:「心虛體自輕,飄颻若仙步。」唐·杜甫〈覽鏡呈柏中丞〉詩:「起晚堪從事,行遲更覺仙。」
  3. 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1. 稱死的婉辭。如:「仙化」、「仙去」、「仙逝」。
池 chí《國語辭典》

池 [ chí ]

  1. 古代的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2. 可储存水的凹地。如:「水池」、「游泳池」、「砚池」。
  3. 低浅如池的平地。如:「舞池」。
  4. 姓。如秦代有池子华。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绝顶(絶頂)jué dǐng
1.山之最高峰。 南朝 梁 沈约 《早发定山》诗:“倾壁忽斜竖,絶顶復孤圆。” 唐 杜甫 《望岳》诗:“会当凌絶顶,一览众山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予游 大邑 鹤鸣观 ,所谓 张天师 鵠鸣化也。其东北絶顶,又有 上清宫 。” 陈毅 《水晶坡又阻雪》诗:“攀登絶顶望天海,新月初挂远山角。”
2.比喻事物之最高境界。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论其词品,已臻絶顶,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王文成》:“ 王文成 公为 明 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絶顶。” 冰心 《山中杂记》七:“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3.非常;极甚。《花月痕》第十五回:“ 荷生 道:‘你是聪明絶顶的人,我一切也不用説了。’”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