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腔心病难形口,万斛愁情尽属眉。

贾蓬莱元代〕《闺情

燕子南来雁北飞,远人何事竟忘归。
一腔心病难形口,万斛愁情尽属眉。
试掠金钗临晓镜,潜垂玉筹渍春衣。
邻姬莫问容憔悴,只有西窗夜月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腔心病难形万斛愁情

一腔 yī qiāng
(1).满腹;满胸。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若果是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西游记》第八二回:“你看他做出那千般娇态,万种风情。岂知 三藏 一腔子烦恼。” 清 陈天华 《警世钟》:“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郭小川 《大海浩歌》:“好,一腔胆略,好,一身风采。”
(2).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 姜侍郎 。’”《水浒传》第二回:“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箇鷄鹅。”《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大喜,赏了他一腔羊,一罎酒。”  ——《漢語大詞典》
心病 xīn bìng
(1).心有病;心脏病。《素问·标本病传论》:“心病先心痛,一日而欬,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有心病,你不信,再摸摸,你听听,扑腾扑腾的。”
(2).心中忧虑而引起疾病。亦指心中忧虑引起的疾病。《易·说卦》:“坎为水,为沟瀆,为隐伏……其於人也,为加忧,为心病。” 孔颖达 疏:“为心病,忧其险难,故心病也。”《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唐 孔颖达 疏:“既久而不来,每有所言,思此伯也,使我心病。”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十八:“多日以来, 潘区长 受的刺激太多太深,遂成心病。”
(3).特指相思病。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司户不遂其愿,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説得好:‘心病还须心上医。’眼见得不是 盼奴 来,医药怎得见效?” 清 李渔 《蜃中楼·寄恨》:“我害的是心病,岂是饮食药饵调剂得好的。”
(4).指隐私。《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只一句话,正中了 法轮 的心病,如何应承得?”
(5).精神病。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狱成,知諫院 张择行 録问,驳 繁用 非心病,詔復騐,定 繁用 配 广南 牢城。”  ——《漢語大詞典》
难形(难形)
孙鲂诗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韵府拾遗 青韵》
口 kǒu《國語辭典》

口 [ kǒu ]

  1. 人或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如:「张口」、「闭口」、「守口如瓶」。《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也称为「嘴」。
  2. 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如:「枪口」、「瓶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
  3. 内外相通的出入处。如:「港口」、「门口」、「巷口」、「海口」。
  4. 关隘。常用于地名。如:「张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 兵器或工具上的锋刃。如:「刀口」、「剑口」。
  6. 破裂的地方。如:「伤口」、「裂口」、「缺口」。
  7. 量词:➊ ​ 计算人数的单位。如:「一家八口」。➋ ​ 计算牲畜数量的单位。相当于「只」、「头」。如:「三口猪」。➌ ​ 计算器物数量的单位。如:「两口锅子」、「一口钢刀」、「一口枯井」。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万斛(萬斛)wàn hú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沈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漢語大詞典》
愁情 chóu qíng
悲哀的情思。 清 纳兰性德 《红窗月》词:“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殷夫 《孩儿塔》诗:“你们小小的空手,指上只牵挂了你母亲的愁情。”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属 ( 屬 ) shǔ/zhǔ
属 [ shǔ ]
  1.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2. 类别:金~。吾~。
  3.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下有“属”,“属”下有“”。
  4. 有管辖关系的,也指有管辖关系的人或单位:直~。~下。~地。
  5. 归类:~于自然科学。
  6. 为某人或某言所有:这本书~于你了。
  7. 系,是:~实。纯~谣言。
  8.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属 [ zhǔ ]
  1. 连缀,接连:~文。~和()。
  2.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3. 古同“嘱”,嘱咐,托付。
  4.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5. 恰好遇到:~京师乱。
眉 méi《國語辭典》

眉 [ méi ]

  1. 人的前額與上眼瞼連接處,橫形高超生有細毛的部分。如:「眉毛」、「八字眉」、「橫眉豎眼」、「舉案齊眉」。
  2. 泛稱上端為「眉」。如:「書眉」。
  3. 姓。如春秋時代有眉間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