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屋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 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
元 舒頔 过大石门 向人报喜枝头鹊,与众争嫌屋角鸦。 ——《骈字类编》
元 舒頔 过大石门 向人报喜枝头鹊,与众争嫌屋角鸦。 ——《骈字类编》
枯藤 kū téng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尧臣 《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 马致远 《天净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游记》第二八回:“倒木横担深涧,枯藤结掛光峰。”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漢語大詞典》
(2).称藤制的手杖。 宋 陆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诗:“自笑閒游本无定,兴阑随处倚枯藤。” 宋 戴复古 《辛丑岁暮》诗之三:“能扶双病脚,赖有一枯藤。” ——《漢語大詞典》
黏 nián《國語辭典》
黏 [ nián ]
動- 膠附、黏住。如:「黏貼」、「黏照片」、「黏郵票」。漢·王褒〈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 糾纏。如:「這小孩子很黏人。」
- 有黏性的。如:「黏液」、「黏土」。唐·白居易〈三謠·朱藤謠〉:「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 一種圍棋下法。將兩顆棋子相連接,以鞏固陣地與解除對方威脅或進攻。
- 詩句平仄協調稱為「黏」,失調稱為「失黏」。
树活(树活)
酉阳杂俎杜师仁庭有巨杏树邻居老人每担水至树侧必叹曰此树可惜杜诘之老人云此树有疾乃诊树一处曰树病醋心杜染指于蠹处尝之味若薄醋老人持小钩披蠹再三钩之得一白虫如蝠乃傅药于疮中复戒曰有实自青皮时必摽之十去八九则树活如其言树益茂盛矣 ——《骈字类编》
田头(田頭)tián tóu
(1).田边。《东观汉记·王丹传》:“每岁农时,载酒肴,便於田头大树下饮食劝勉之。” 唐 韩愈 《赛神》诗:“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嬾妇如山猪而小,喜食田禾,以机轴织絍之物,挂於田头,则不敢近。”《人民政协报》1990.4.20:“抓‘菜篮子工程’的市长到菜场买菜,分管农业的书记到田头访问老农。”
(2).田地的两头儿。如:田头地边。
(3).田地里。如:男女老少日夜奋战在田头。
(4).寺庙里掌管田地的和尚。《五灯会元·曹洞宗·石门绍远禅师》:“ 襄州 石门 绍远禪师 ,初在 石门 作田头。” ——《漢語大詞典》
(2).田地的两头儿。如:田头地边。
(3).田地里。如:男女老少日夜奋战在田头。
(4).寺庙里掌管田地的和尚。《五灯会元·曹洞宗·石门绍远禅师》:“ 襄州 石门 绍远禪师 ,初在 石门 作田头。” ——《漢語大詞典》
野水 yě shuǐ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漢語大詞典》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名-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 (一)之又音。
浑 ( 渾 ) hún
浑 [ hún ]
-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 全,满:~身。~然。
-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