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郁攸属者潜煽灾。

缪瑜宋代〕《愚实报诗

郁攸属者潜煽灾。蜚廉纵风相与偕。
林林生齿七万户,连甍接栋烧成灰。
如何老翁一区宅,间不以寸独不{左火右矣}。
玉石俱焚势应尔,岂有幻术能然哉。
闻这翁乃好善者,平时事佛经卷开。
有馀必以济贫乏,不以利欲萦其怀。
仓卒遂蒙鬼神护,万目注视感惊狂,
厥初巨焰爇天起,左顾右盼如燔柴。
翁知无脱免,委身甘作烬与煨。
麾儿与妇令亟走,誓死死不去无违乖。
全家酣寝越信宿,如闻大浪声喧豗。
及其梦觉火亦息,依然一室当催嵬。
微如蒲萄不熏灼,而况梁栋与桷榱。
苍苍表善有如此,馀自作孽何足哀。
作诗志往劝来者,勿以斯语同优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郁攸属者

郁攸(鬱攸)yù yōu
火气;灼热之气。郁,通“ 鬱 ”。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 鬱攸 ”。
(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 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 明 李东阳 《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
(2).火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 张道人 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鬱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不幸有鬱攸之戒,惟有坐以待毙而已。”
(3).形容烟火或热气蒸腾。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宋 沈作哲 《寓简》:“﹝ 韩退之 《陆浑山诗》﹞读之便如行火所焮,鬱攸衡喷,其色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繖张鬱攸。”  ——《漢語大詞典》
属者(屬者)shǔ zhě
(1).近时,近来。《汉书·李寻传》:“故属者颇有变改,小贬邪猾。” 颜师古 注:“属者,谓近时也。”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余同作》诗之四:“属者缺諫垣,时论或未许。”《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属者 苏秦 、 张仪 ,驰骋辩口,离间诸国,私自结纵合横,各有吞噬上国之谋。”
(2).指以往。《后汉书·朱晖传》:“ 苍 既罢,召 暉 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 藺相如 ?’” 李贤 注:“属,向也。”  ——《漢語大詞典》
潜 ( 潛 ) qián
潜 [ qián ]
  1. 隐在水面下活动:~水。~泳。~坝。~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
  2. 隐藏的,秘密地:~藏。~伏。~遁。~逃。~力。~心。~师。~在。~台词。~移默化。
  3. 姓。
煽 shān《國語辭典》

煽 [ shān ]

  1. 火焰炽盛。《广韵·平声·仙韵》:「煽,火盛也。」
  1. 用扇子搧火,使炽盛。《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只做不看见,只顾在茶局里煽风炉子,不出来问茶。」
  2. 以谗言或手段鼓动,挑拨人事。如:「煽动」。《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序》:「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
灾 ( 災 ) zāi《國語辭典》
  1. 「災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