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西江不住来西湖,唤醒晚唐诸老魂。

盛烈宋代〕《送黄吟隐游吴门

寒江买櫂催遄征,何如缓泛六桥寻鸥盟。
侯门怀刺谒掌傧,何如散策孤山探梅信。
吟隐豫章之耳孙,调高琢句期颛门。
西江不住来西湖,唤醒晚唐诸老魂。
有时吐出惊人语,定须贵杀雒京楮。
脍炙人口徒属餍,还来双字不堪煮。
行吟荏苒岁欲暮,束装又问吴中路。
节翁旧有珠履缘,何况荐书袖无数。
此行一句直万钱,十句唾手腰可缠。
归来卸却扬州鹤,推敲调度权架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西江不住来西唤醒晚唐

西江 xī jiāng
(1).江名。 珠江 干流,古称 鬱水 ,在 广东省 西部,由 黔 、 鬱 、 桂 三江汇合而成。 唐 张籍 《野老歌》:“ 西江 估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
(2). 唐 人多称 长江 中下游为 西江 。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 牛渚 西江 夜,青天无片云。” 唐 元稹 《相忆泪》诗:“ 西江 流水到 江州 ,闻道分成九道流。” 唐 温庭筠 《西洲词》:“南楼登且望, 西江 广復平。艇子摇两桨,催过 石头城 。”此指 南京市 北的 长江 。
(3). 四川 锦江 的别称。《庄子·外物》:“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 成玄英 疏:“ 西江 , 蜀江 也。” 蜀江 即 锦江 。
(4). 湖北 天门河 的别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千羡万羡 西江 水,曾向 竟陵 城下来。” 竟陵 今名 天门 , 天门河 流经城西。  ——《漢語大詞典》
不住 bú zhù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沈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漢語大詞典》
来西(来西)
春秋繁露阴由东方来西阳由西方来东  ——《韵府拾遗 齐韵》
湖 hú《國語辭典》

湖 [ hú ]

  1. 被陆地包围,汇集大水的地方。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三江五湖」。
  2. 姓。如宋代有湖沐。
唤醒 huàn xǐng
叫醒。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觉醒意。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梦中作祭春牛文》:“吏微笑曰:‘此两句復当有怒者。’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 宋 真山民 《春游和胡叔芳韵》:“棠醉风扶起,柳眠鶯唤醒。” 元 杨维桢 《明皇按乐图》诗:“海棠花妖睡初著,唤醒一声红芍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谁能唤醒其良心。”《老残游记》第一回:“今日被先生唤醒,我们实在惭愧,感激的很。” 陶行知 《第二年的晓庄》:“我们深信戏剧有唤醒农民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
晚唐 wǎn táng
旧时对 唐 诗的分期,有初、盛、中、晚四期, 大和 (公元827年)以后为晚 唐 。也有仅分初、盛、晚三期的,以 元和 (公元806年)以后为晚 唐 。 宋 杨万里 《读笠泽丛书二绝》诗之一:“晚 唐 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 唐 。” 宋 陆游 《追感往事》诗:“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目谓宗晚 唐 。”  ——《漢語大詞典》
诸 ( 諸 ) zhū
诸 [ zhū ]
  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能事~乎?”。
  4. 犹“”:“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魂 hún《國語辭典》

魂 [ hún ]

  1. 人的精气。如:「灵魂」、「三魂七魄」、「借尸还魂」。《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西游记·第一二回》:「是我太宗皇帝死去三日,还魂复生。」
  2. 泛指各种事物的精神。如:「国魂」。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宋·苏轼〈再用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3. 人的神志、意念。如:「神魂颠倒」、「黯然魂销」。唐·许敬宗〈谢𠡠书表〉:「引领天庭,望丹霄而结恋;驰魂魏阙,惧黄落而长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