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

释道印宋代〕《颂古八首

有伴即来,地闢天开。
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
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冷光重出路绝纤埃

冷光 lěng guāng
(1).指月光。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琐窗疎透晓风清,象牀珍簟冷光轻,水纹平。” 宋 苏舜钦 《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絶冷光中。”
(2).指冷峻的目光。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一:“他用一双闪着冷光的眼睛盯着 马长青 说:‘ 马书记 ,你自己的穿着也是朴素的。’”
(3).指光线含热量极少的荧光和磷光。  ——《漢語大詞典》
重出 chóng chū
重复出现。 晋 挚虞 《讨论新礼表》:“臣犹谓卷多文烦,类皆重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三:“其説汪洋奥义,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上:“昔儒所谓 周公 所未施行之书,重出以见义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其中恐怕每期只一本,且有和先前重出的罢。重出者请弃去,毋须寄还。”  ——《漢語大詞典》
匣 xiá《國語辭典》

匣 [ xiá ]

  1. 收藏器物的小箱子。如:「木匣」、「镜匣」。《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宋·陆游〈长歌行〉:「国雠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2. 牢笼、囚牢。《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朱温)​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狱禁勘,恰与刘文政同匣。是夜三更,风雨骤作,温打开匣,脱了枷,同那刘文政跃身从气楼走出。」通「柙」。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1.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2.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3.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4. 姓。如汉代有古霸。
  1.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路绝(路絶)lù jué
(1).道路阻绝。《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十四》:“无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断,夜夜故望汝。”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近智以守见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晓。” 明 杨慎 《滇载记》:“羣蛮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杀之,於是 姚 雋 路絶, 晟 犹奉 唐 正朔。”
(2).泛指通道阻塞。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漢語大詞典》
纤埃(纖埃)xiān āi
亦作“纎埃”。 微尘。 晋 潘岳 《藉田赋》:“微风生於轻幰,纎埃起於朱轮。”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宴明月楼》之二:“落晚天边燕席开,溪山相照絶纤埃。”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三折:“我则见天连着水,可便无半点儿纤埃。” 续范亭 《八一南阳府市场开幕大会》诗:“四山浓緑新雨后,空气芬芳无纤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