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长篇忽见遗,顿觉驱烦愀。

释宗觉宋代〕《和王龟龄惠诗

少年词赋客,昔与山翁游。
暂抑骅骝姿,聊伴盐车留。
幽坡赏春色,明月同高秋。
君才如鲍照,顾我非汤休。
木桃时一投,琼瑶三四酬。
可怜横海鳞,尺水难沉浮。
飘然拂袖去,形影那容求。
早莫哦君诗,书空复搔头。
迩来三年余,拟君荐经由。
长篇忽见遗,顿觉驱烦愀。
君马何大驶,追踪谪仙流。
锦绣满肠胃,词人孰能俦。
故将西子容,来贻嫫姆羞。
行看复坐吟,终日如軥辀。
安得君书斋,移来近前陬。
论文与谈笑,一释老昔忧。
春禽昼聒聒,窗风夜飕飕。
怀君不成寐,频惊节物乃。
君文已造妙,君德当慎修。
谒帝明光宫,随珠那暗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长篇见遗顿觉

长篇(長篇)cháng piān
长的篇幅。多指诗文或议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曹攄 清靡于长篇, 季鹰 辨切于短韵。” 宋 苏轼 《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见遗(見遺)jiàn yí
被遗弃。《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 、 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 李颀 《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
赠送给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 张生 者, 晋 司马华 九世孙,不远千里,以 孔子 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漢語大詞典》
顿觉(頓覺)dùn jué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漢語大詞典》
驱 ( 驅 ) qū
驱 [ qū ]
  1. 赶牲口:~马。~策。~驰。
  2. 赶走:~动。~赶。~寒。
  3. 强行、逼迫:~使。~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
  4. 快跑:并驾齐~。先~。前~。
烦 ( 煩 ) fán
烦 [ fán ]
  1.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2.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3. 搅扰:~扰。~嚣。
  4.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愀 qiǎo《國語辭典》

愀 [ qiǎo ]

  1. 脸色突然凝重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 有所警惕的样子。《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愀 [ ​jiǔ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