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轻明绝织埃,冥晦滴浓墨。

王当宋代〕《戏画古松真清斋前

轮囷复离奇,不柏亦不栗。
吾庐非夏社,嘉树伊谁植。
刳心谢吹嘘,强骨余霹雳。
峥嵘历风霜,偃蹇岂朝夕。
客从何方来,一睹心眼惑。
怪此苍蛟龙,落莫依屋壁。
不知造物工,输写入笔刀。
轻明绝织埃,冥晦滴浓墨。
皮坚皵鳞甲,叶老攒矛战。
古工予不师,挥扫恣淋沥。
盘礴醉且狂,讵识韦与毕。
虽云不造极,要自出胸臆。
当知后凋操,不在翰墨迹。
地瘠山骨出,天低云气逼。
俯仰辄有碍,巨干那能直。
翻令栋梁姿,郁屈自跼蹐。
安得少陵绢,一扫二千尽。
会看十八公,高压三品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轻明冥晦

轻明(輕明)qīng míng
(1).薄而透明。 唐 李商隐 《石榴》诗:“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唐 皮日休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诗:“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2).轻丽明媚。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虹见井中》:“夏月雨后,虹见於井中,五色俱备,如一匹綵,轻明绚斕,经一时乃消。”  ——《漢語大詞典》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织 ( 織 ) zhī/zhì
织 [ zhī ]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织 [ zhì ]
     ◎ 古同“”,旗帜。
埃 āi《國語辭典》

埃 [ āi ]

  1. 灰尘、尘土。如:「尘埃」。《文选·潘安·藉田赋》:「微风生于轻幰,纤埃起于朱轮。」
  2. 量词。物理学上计算微小长度的单位。为英语angstrom的音译。一埃等于一公尺的百亿分之一。
冥晦 míng huì
(1).昏暗。 汉 王充 《论衡·雷虚》:“云雨冥晦,人不能见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天地冥晦,风雨随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公》:“ 亳州 民 王从简 ,其母坐室中,值小雨冥晦。”
(2).隐没不明。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山川号名皆改易,冥晦而莫追其原。”  ——《漢語大詞典》
滴 dī《國語辭典》

滴 [ dī ]

  1. 点状的液体。如:「水滴」、「雨滴」、「汗滴」。
  2. 量词。计算液体下滴数量的单位。如:「几滴雨」、「两滴眼泪」、「数滴汗水」。
  1. 液体呈点状往下掉。如:「汗水直往下滴。」、「滴上眼药水。」南唐·李煜〈忆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
浓 ( 濃 ) nóng
浓 [ nóng ]
  1. 含某种成分多,与“”相对:~茶。~雾。~墨。~眉。~重(zhòng )。~郁。
  2. 深厚,不淡薄:情深意~。
墨 mò《國語辭典》

墨 [ mò ]

  1. 书画用的黑色颜料。如:「石墨」、「笔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干。」
  2. 书画用的各色颜料。如:「蓝墨」、「红墨」。
  3. 文字、文章或知识。如:「胸无点墨」、「惜墨如金」、「舞文弄墨」。
  4. 字画的代称。如:「墨宝」。宋·欧阳修〈唐颜鲁公法帖〉:「此本墨迹在予亡友王子野家。」
  5. 古代肉刑之一。在罪人脸上刺刻染墨。《书经·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汉·孔安国·传:「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
  6. 墨家的简称。如:「儒墨」。《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7. 姓。如战国时宋国有墨翟。
  1. 黑色如墨的。如:「墨菊」、「墨绿」。《孟子·滕文公上》:「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
  2. 贪污的。如:「墨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