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

钱起唐代〕《自终南山晚归

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绝境胜无归途不尽

绝境(絶境)jué jìng
(1).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风景绝佳之处。 唐 张乔 《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絶境,到此忆 天台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宜兴 善权 、 张公 两洞,天下絶境也。”
(3).极为高超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絶境乎。” 唐 戴叔伦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诗:“为文通絶境,从宦及良辰。” 宋 陆游 《龙门洞》诗:“絶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4).绝望艰困之处境。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在半年的时间里,把一切能够换钱的衣服首饰都当光卖尽了,生活陷入无助的绝境。”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三)》:“这一句话,就常常能使一些达官贵人,濒于自杀的绝境。”  ——《漢語大詞典》
胜无(胜无)
魏晋 陶潜 和刘柴桑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唐 杜牧 遣兴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  ——《骈字类编》
倪 ní《國語辭典》

倪 [ ní ]

  1. 弱小。《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今,反其旄倪。」
  1. 孩童。《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
  2. 头绪、际崖。如:「端倪」。《庄子·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干端坤倪,轩豁呈露。」
  3. 姓。如元代有倪瓒。
  1. 吴语。指我、我们。《海上花列传·第一回》:「照应倪妹子,阿有倽勿好。」
  1. 区分。《庄子·秋水》:「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归途(歸途)guī tú
见“ 归涂 ”。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不尽(不盡)bù jìn
    (1).未完;无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弥子 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朱自清 《阿河》:“前面偏左的地方,是一片淡蓝的湖水,对岸环拥着不尽的青山。”
    (2).犹不已。《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景清 在席上叙起姪儿许多英雄了得, 京娘 欢喜不尽。”
    (3).不完全。 茅盾 《子夜》三:“目前这几位实业家就不是一业,他们各人的本身利害关系就彼此不尽相同。”
    (4).书信末尾用语。犹言不一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