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萧洒(蕭灑)xiāo sǎ
亦作“ 萧洒 ”。
(1).清高脱俗;不拘束。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
(2).清丽;爽朗。 唐 韦应物 《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曾巩 《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3).冷落;僻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 ,葺 东皋归去来园 ,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4).舒畅。 唐 白居易 《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 张先 《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5).姿态自然,不呆板。 唐 元稹 《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 梅尧臣 《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 司马光 《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6).细雨飘飞貌。 唐 李商隐 《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漢語大詞典》
(1).清高脱俗;不拘束。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
(2).清丽;爽朗。 唐 韦应物 《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曾巩 《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3).冷落;僻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 ,葺 东皋归去来园 ,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4).舒畅。 唐 白居易 《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 张先 《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5).姿态自然,不呆板。 唐 元稹 《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 梅尧臣 《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 司马光 《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6).细雨飘飞貌。 唐 李商隐 《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漢語大詞典》
伊 yī《國語辭典》
伊 [ yī ]
代- 第三人称代名词,相当于「彼」、「他」。《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第二人称代名词,相当于「你」。《董西厢·卷七》:「我于伊志诚没倦怠,你于我坚心莫更改。」元·佚名《马陵道·第三折》:「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
- 表示肯定,相当于「是」。《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
- 发语词,无义。《诗经·邶风·谷风》:「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文选·陆机·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 文言助词,表示「刚刚」的意思。如:「就职伊始」、「开幕伊始」。
- 姓。如商朝有伊尹。
嵩 sōng《國語辭典》
嵩 [ sōng ]
形- 高聳的。如:「嵩高」。《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轡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 參見「嵩山 」條。
- 姓。如漢代有嵩真。
下 xià《國語辭典》
下 [ xià ]
名- 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
- 称隶属于人者、地位较低者。如:「部下」、「手下」、「属下」、「名下」。《文选·曹冏·六代论》:「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 内、里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话下」。
- 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两下相思不相见,知他相会是何年。」
- 在某个期间或时节。如:「目下」、「时下」、「年下」、「眼下」。《红楼梦·第三一回》:「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 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红楼梦·第四七回》:「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
- 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坠」、「顺流而下」。《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 攻克。如:「不战而下」、「连下三城」。《史记·卷八○·乐毅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 放入、投入。如:「下面」、「下毒药」、「下调味料」、「下网捕鱼」。
- 进入。如:「下水」、「下场比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爷做著贵州的都督府,我是回来下场的。」
- 拆卸、除去。如:「下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
- 离去、退场。如:「鞠躬下台」、「你上场换他下来。」
- 结束工作或学习。如:「下课」、「下班」、「下工了」。
- 颁布、传达。如:「下诏」、「下命令」。《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
- 投送。如:「下状」、「下书」、「下帖」、「下战书」。
- 从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笔如有神」。
- 往、到。如:「南下」、「下乡视察」。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轻视。宋·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恺也。」
- 谦抑、谦让。如:「礼贤下士」。《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 生、生产。如:「母鸡下蛋」。
- 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的店。」
- 做出某种说明、决定。如:「下定义」、「下结论」。
- 低于、少于。如:「不下于」、「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人。」
- 等级低。如:「下品」、「下策」、「下级」。
- 在后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册」、「下半年」。
- 身分微贱的。如:「下人」、「下吏」。
- 自谦之词。如:「下官」、「下怀」、「下愚」。
- 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础」、「立下决心」。
- 降低身分。如:「下嫁」、「不耻下问」。
- 容纳。如:「还坐得下吗?」、「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优游(優游)yōu yóu
(1).见“ 优游 ”。
(2).古代车上之具。《南齐书·舆服志》:“玉輅,漆画轮,两厢上望板前优游。”原注:“优游上和鸞鸟立花趺衔铃……优游下,隐膝,里施金涂鏤面钉,织成衣。优游横前,施瑇瑁帖,金涂花钉,优游前,金涂倒龙,后梢凿银瑇瑁龟甲,金涂花沓。”
亦作“ 优游 ”。
(1).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一:“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几百个乘客在舟上优游谈笑,说着乘风破浪,以为人人都过着最闲适的光阴。”
(2).谓使……悠闲,休养。《晏子春秋·内问下十八》:“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 宋 苏洵 《心术》:“将战养其力……丰犒而优游之。”
(3).谓悠闲地居其中。《后汉书·班固传》:“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於当世,遗烈著於无穷。”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七:“栖迟 茂陵 下,优游沧海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自序》:“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尽其天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妾本 曹刺史 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謫。”
(4).游玩。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恭扶瑞藤杖,步屧恣优游。” 宋 司马光 《和子骏洛中书事》:“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 郭沫若 《漆园吏游梁上》:“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水里面优游。”
(5).从容,不急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 宋 苏轼 《贾谊论》:“为 贾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优游而待之,何其暇也。”
(6).谓从容致力于某事。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君又以幽赞神明,非杼轴於人事;经营训导,廼优游於圣作。”《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昔 汉武帝 将行封禪大礼,欲优游其事,故先封中岳,祀 汾阴 ,始巡幸郡县,浸寻于 泰山 。” 清 郑燮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7).从容洒脱。 晋 陆机 《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宋 邵雍 《四贤吟》:“ 彦国 之言铺陈, 晦叔 又言简当, 君实 之言优游, 伯淳 之言条畅。” 明 屠隆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 唐 人之言,繁华綺丽,优游清旷。”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后世之颂,皆应制赞人之文,故贵优游,不可谓誉。”
(8).广大貌;宽广貌。《楚辞·九章·惜往日》:“封 介山 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朱熹 集注:“优游,言其德之大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者嶤嶤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9).宽和;宽厚。《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郑玄 注:“优游之法,法和柔者也。”《孔子家语·儒行解》:“礼必以和,优游以法。”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及至贤智当事,规画粗定,而为之君者又无优游宽裕之心,以俟其自化,亦以岁月责其成功。”
(10).优容,宽待。《汉书·楚元王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物色异人,优游鯁直。显靡失心,幽无怨魄。”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 越 ,亦与诸华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差等,勿使自外。”
(11).谓顺其变化。《淮南子·原道训》:“物(沕)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淮南子·本经训》:“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高诱 注:“优游,犹委从也。”
(12).作事犹豫,不果决。《尚书大传》卷四:“ 周公 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汉书·儿宽传》:“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羣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 颜师古 注:“言不决也。” 清 周在浚 《周栎园先生行述》:“ 闽 人拥先生讼寃者日千百计,承问者优游不敢决。”
(13).饶多;富裕,宽裕。《淮南子·俶真训》:“由此观之,物莫不生於有也,小大优游矣。” 高诱 注:“优游,言饶多也。” 宋 萧德藻 《樵夫》诗:“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彼岂不能妄营财利使生理优游邪?耻不为也。” ——《漢語大詞典》
(2).古代车上之具。《南齐书·舆服志》:“玉輅,漆画轮,两厢上望板前优游。”原注:“优游上和鸞鸟立花趺衔铃……优游下,隐膝,里施金涂鏤面钉,织成衣。优游横前,施瑇瑁帖,金涂花钉,优游前,金涂倒龙,后梢凿银瑇瑁龟甲,金涂花沓。”
亦作“ 优游 ”。
(1).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一:“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几百个乘客在舟上优游谈笑,说着乘风破浪,以为人人都过着最闲适的光阴。”
(2).谓使……悠闲,休养。《晏子春秋·内问下十八》:“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 宋 苏洵 《心术》:“将战养其力……丰犒而优游之。”
(3).谓悠闲地居其中。《后汉书·班固传》:“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於当世,遗烈著於无穷。”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七:“栖迟 茂陵 下,优游沧海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自序》:“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尽其天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妾本 曹刺史 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謫。”
(4).游玩。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恭扶瑞藤杖,步屧恣优游。” 宋 司马光 《和子骏洛中书事》:“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 郭沫若 《漆园吏游梁上》:“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水里面优游。”
(5).从容,不急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 宋 苏轼 《贾谊论》:“为 贾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优游而待之,何其暇也。”
(6).谓从容致力于某事。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君又以幽赞神明,非杼轴於人事;经营训导,廼优游於圣作。”《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昔 汉武帝 将行封禪大礼,欲优游其事,故先封中岳,祀 汾阴 ,始巡幸郡县,浸寻于 泰山 。” 清 郑燮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7).从容洒脱。 晋 陆机 《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宋 邵雍 《四贤吟》:“ 彦国 之言铺陈, 晦叔 又言简当, 君实 之言优游, 伯淳 之言条畅。” 明 屠隆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 唐 人之言,繁华綺丽,优游清旷。”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后世之颂,皆应制赞人之文,故贵优游,不可谓誉。”
(8).广大貌;宽广貌。《楚辞·九章·惜往日》:“封 介山 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朱熹 集注:“优游,言其德之大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者嶤嶤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9).宽和;宽厚。《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郑玄 注:“优游之法,法和柔者也。”《孔子家语·儒行解》:“礼必以和,优游以法。”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及至贤智当事,规画粗定,而为之君者又无优游宽裕之心,以俟其自化,亦以岁月责其成功。”
(10).优容,宽待。《汉书·楚元王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物色异人,优游鯁直。显靡失心,幽无怨魄。”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 越 ,亦与诸华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差等,勿使自外。”
(11).谓顺其变化。《淮南子·原道训》:“物(沕)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淮南子·本经训》:“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高诱 注:“优游,犹委从也。”
(12).作事犹豫,不果决。《尚书大传》卷四:“ 周公 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汉书·儿宽传》:“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羣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 颜师古 注:“言不决也。” 清 周在浚 《周栎园先生行述》:“ 闽 人拥先生讼寃者日千百计,承问者优游不敢决。”
(13).饶多;富裕,宽裕。《淮南子·俶真训》:“由此观之,物莫不生於有也,小大优游矣。” 高诱 注:“优游,言饶多也。” 宋 萧德藻 《樵夫》诗:“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彼岂不能妄营财利使生理优游邪?耻不为也。” ——《漢語大詞典》
黄绮(黄綺)huáng qǐ
(1). 汉 初 商山 四皓中之 夏黄公 、 绮里季 的合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 黄 綺 。”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采芝歌》。”
(2).黄色的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元史·礼乐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黄綺夹囊贮之。” ——《漢語大詞典》
(2).黄色的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元史·礼乐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黄綺夹囊贮之。” ——《漢語大詞典》
间 ( 間 ) jiān/jiàn
间 [ jiān ]
-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
-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
-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 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 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歇。黑白相~。
- 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 拔去,除去:~苗。
- 偏僻的小路:~道。~行(从小路走)。
-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