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风似箭,月如弦,

李叔卿唐代〕《江南曲

湖上女,江南花,无双越女春浣纱。风似箭,月如弦,
少年吴儿晓进船。郗家子弟谢家郎,乌巾白袷紫香囊。
菱歌思欲绝,楚舞断人肠。歌舞未终涕双陨,
旧宫坡阤才嶙隐。西山暮雨过江来,北渚春云沿海尽。
渡口水流缓,妾归宵剩迟。含情为君再理曲,
月华照出澄江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如弦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箭 jiàn《國語辭典》

    箭 [ jiàn ]

    1. 武器名。即矢。一种搭在弓上发射的武器。如:「鸣箭」、「一箭双雕」。
    2. 参见「箭竹 」条。
    3. 量词。古代计算距离的单位。如:「一箭之地」。
    1. 快速。如:「一个箭步追了上去!」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2.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3.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4.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5.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2.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如弦(如弦)
    杜甫 写怀诗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