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走 zǒu《國語辭典》
走 [ zǒu ]
动- 疾行、奔跑。如:「奔走」。汉·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步行。如:「走路」。《文选·张衡·西京赋》:「走索上而相逢。」
- 逃跑。如:「逃走」、「败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离开。如:「走开」、「我明天就要走了。」
- 泄漏。如:「走漏」、「走光」、「走电」。《水浒传·第一八回》:「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 接触、交往。如:「他们两家走得很勤。」
- 失去原来的形态。如:「走味」、「走样」、「走调」。
- 移动、挪动。如:「拿走」、「我的表走得很准。」、「这步棋走错了。」
- 到处游荡。参见「走江湖 」条。
- 往、去。如:「走往」、「走访」。
- 供行走的。如:「走道」。
- 供驱使的、供使役的。如:「贩夫走卒」。
- 在陆地上行动的。如:「飞禽走兽」。
- 兽类的总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飞走之栖宿。」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百尺 bǎi chǐ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漢語大詞典》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漢語大詞典》
高竿 gāo gān
一种杂技的名称。人攀上竖立的长竿上做惊险动作,亦用以称此种杂技所用的长竿。《镜花缘》第八四回:“戏具:高竿,呼卢。” ——《漢語大詞典》
头 ( 頭 ) tóu/tou
头 [ tóu ]
-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 首领:~子。~目。
- 方面:他们是一~的。
-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