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购首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里。

汪宗臣宋代〕《酹江月(题乌江项羽庙)

白蛇宵断,逐鹿人、交趁罾鱼群起。赤帜雄张军缟素,龙种天生大器。堪鄙猴冠,自为狼藉,楚帐多尘垒。胆寒垓下,一鞭东窜休矣。
亭长空舣扁舟,范增群辈,尽涂脂流髓。望断秦关无限恨,羞面江东山水。购首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里。石炉灰冷,美人魂落烟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

购 ( 購 ) gòu
购 [ gòu ]
  1. 买:~买。~置。~销。收~。采~。
  2. 悬赏征求:悬~。~募(悬赏募求)。
首 shǒu《國語辭典》

首 [ shǒu ]

  1. 头、脑袋。如:「顿首」、「叩首」、「昂首阔步」、「搔首弄姿」。
  2. 领袖、带头的人。如:「元首」、「罪魁祸首」、「群龙无首」。
  3. 开端、开始。如:「岁首」、「篇首」。
  4. 要领。《书经·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5. 量词。计算诗、词、歌曲等的单位。如:「一首小诗」、「两首歌」。
  6. 方、边。如:「右首」、「东首」、「上首」。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最高的、第一的。如:「首次」、「首富」、「首席代表」。
  1. 开始、最先的。如:「首创先例」、「首当其冲」。
  1. 朝向。《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
  2. 出面检举告发或自陈罪状。如:「出首」、「自首」。《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我明日就将落花上枝为由,教张覇到府,首他以妖术惑人。」
千金 qiān jīn
(1).极言钱财多。《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者, 阳翟 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 君庸 少年裘马,挥斥千金,负纵横捭闔之才,游 长安 塞外,不得志而死。”
(2).形容贵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虽有乎千金之玉巵,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元 郝经 《老马》诗:“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万里心。”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梦庐》:“公何忍以千金之躯,轻其孤注之掷耶?”
(3).形容富贵。《韩非子·难四》:“千金之家,其子不仁,人之急利甚也。”《史记·货殖列传》:“是故 江 淮 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4).见“ 千金小姐 ”。
(5). 唐 孙思邈 所撰医书《千金方》的省称。 思邈 认为人命贵于千金,治人一命,等于施舍千金,故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千金》有一方,用礜石辅以乾薑乌头之类,名匈奴露宿丹。”  ——《漢語大詞典》
若为(若爲)ruò wéi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沈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漢語大詞典》
名利 míng lì
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后汉书·种暠传》:“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唐 韩愈 《复志赋》:“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着,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孙犁 《文学和生活的路》:“你要感觉名利老是在那里诱惑你,就写不出艺术品。”  ——《漢語大詞典》
黯黯 àn àn
(1).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汉 陈琳 《游览》诗之一:“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 宋 王安石 《望淮口》诗:“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梦惊醒,黯黯的烛影,寂寂的风声,车已停住,听着窗外轻轻的一阵一阵雪花簌簌的飞转。”
(2).隐藏不露,不显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文称功业黯黯,则未若腐草之有萤也。” 明 归有光 《〈戴楚望集〉序》:“故黯黯以居,未敢列於当世儒者之林。”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 田有 身在卑贱,有言不信,故不得不黯黯以居,默默以处。”
(3).沮丧忧愁貌。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 江生 魂黯黯, 泉客 泪涔涔。” 清 洪升 《长生殿·得信》:“黯黯愁难释,绵绵病转成。”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漢語大詞典》
斜阳(斜陽)xié yáng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緑含风树满川。” 元 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鸞胶秋月续琴心。”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1.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2.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4.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5.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6.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