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滚绣球】常记的曲江池丽日晴,正对着春风细柳营

孙季昌元代〕《【正宫】端正好 集杂剧名咏情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若是这姻缘簿上合
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滚绣球】常记的曲江池丽日晴,正对着春风细柳营,初相逢在丽春园遣兴,
便和他谒浆的崔护留情。曾和他在万花堂讲志诚,锦香亭设誓盟,谁承望下场头
半星儿不应,央及杀调风月燕燕莺莺。则被这西厢待月张君瑞,送了这花月东墙
董秀英,盼杀君卿。
  【倘秀才】玩江楼山围着画屏,见一只采莲舟斜弯在蓼汀,待和他竹叶传情
诉咱闷萦。并头莲分做两下,鸳鸯会不完成,知他是怎生?
  【滚绣球】付能的潇湘夜雨睛,早闪出乌林皓月明,正孤雁汉宫秋静,知他
是甚情怀月夜闻筝?那时节理残妆对玉镜台,推烧香到拜月亭,则被这亻刍梅香
紧将咱随定,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指望似多情双渐怜苏小,到做了薄幸王魁
负桂英,撇得我冷冷清清。
  【倘秀才】金凤钗斜簪在鬓影,抱妆盒寒侵倦整,想踏雪寻梅路怎行?弄黄
昏梅梢月,香正满酷寒亭,伤情对景。
  【叨叨令】当日被破连环说啜赚得再成交颈,谁承望错立身的子弟无音信。
闪得我似离魂倩女相思病,将一个魔合罗脸儿消磨尽。径不着也么哥,如今这谎
郎君一个个传槽病。
  【脱布衫】我便似蓝桥驿实志真诚,他便似竹林寺有影无形。受寂寞似越娘
背灯,恨别离如乐昌分镜。
  【小梁州】他便似柳毅传书住洞庭,千里独行,吹箫伴侣冷清清。我待学孟
姜女般真诚性,我则怕啼哭倒了长城。
  【幺】京娘怨杀成孤另,怨你个画眉的张敞杂情,揣着窃玉心、偷香性。我
则学举案齐眉,贤孝牌上立个清名。
  【尾】金钗剪烛人初静,彩扇题诗句未成。后庭花歌残玉树声,琵琶怨凄凉
不忍听。比题桥的相如忒寡情,戏妻秋胡不老成。想则想关山远路程,恨则恨衣
锦还乡不见影。则不如一纸刘公书谨缄定,寄与你个三负心的敲才自思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滚绣球曲江池丽日正对风细柳营

滚绣球(滚繡毬)gǔn xiù qiú
曲牌名。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明汤显祖《紫钗记·河西款檄》等均有此曲。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的 dí/dì/de《國語辭典》

的 [ dì ]

  1. 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标的」。《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汉·王充《论衡·超奇》:「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的 [ de ]

  1. 结构助词:➊ ​ 置于形容词后。如:「美丽的风景」、「聪明的小孩」。➋ ​ 置于名词或代名词后,表示所属、所有的关系。如:「我的书」、「太阳的光」。➌ ​置于修饰片语或子句后。如:「他寄来的信,我昨天收到。」、「那卖花的人没零钱找。」➍ ​ 置于副词后。同「地 」。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飞」。
  2. 句尾助词:置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的语气。如:「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你不是这样讲的!」

的 [ dí ]

  1. 确、真、实在。如:「的确」。宋·贺铸〈点绛唇·一幅霜绡〉词:「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䜩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1. 确实的、可靠的。如:「的保」、「的款」。
曲江池 qǔ jiāng chí
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 秦 为 宜春苑 , 汉 为 乐游原 ,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 隋文帝 以曲名不正,更名 芙蓉园 。 唐 复名 曲江 。 开元 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 唐 康骈 《剧谈录·曲江》、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漢語大詞典》
丽日(麗日)lì rì
(1).明媚的太阳。《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这一年四季,无过是春天,最好景致。日谓之‘丽日’,风谓之‘和风’。” 陈毅 《日内瓦访列宁故居》诗:“西风残照伤摇落,东风丽日喜花开。”
(2).美好的日子。 南朝 梁 沈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漢語大詞典》
晴 qíng《國語辭典》

晴 [ qíng ]

  1. 雨雪停止。《文选·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元·张可久〈人月圆·梅花浑似真真面〉曲:「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1. 清朗无云的天气。如:「秋晴」、「阴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之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 晴朗的。如:「晴天霹雳」、「晴空万里」。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贾岛〈送人适越〉诗:「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
正对(正對)zhèng duì
(1).直言对答。《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輒諮问之。 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  ——《漢語大詞典》
着 ( 著 ) zhuó/zháo/zhāo/zhe
着 [ zhuó ]
  1. 穿(衣):穿~。穿红~绿。~装。
  2.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4. 下落,来源:~落。
  5. 派遣:~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着 [ zháo ]
  1.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2.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3. 使,派,用:别~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5. 入睡:躺下就~。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着 [ zhāo ]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3. 放,搁进去:~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着 [ zhe ]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1.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2.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3. 生機。如:「妙手回春」。
  4.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5.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7.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1.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风细(风细)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 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  ——《骈字类编》
柳营(柳營)liǔ yíng
(1). 汉 周亚夫 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 细柳 ,号 细柳营 。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唐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诗:“羣鹤栖莲府,诸戎拜 柳营 。” 唐 许浑 《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诗:“ 柳营 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镇 河 南,威风大, 柳营 列,星旗摆。”
(2).谓柳林。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入郭斜榆影,迴鞭指柳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