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后庭花歌残玉树声,琵琶怨凄凉

孙季昌元代〕《【正宫】端正好 集杂剧名咏情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若是这姻缘簿上合
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滚绣球】常记的曲江池丽日晴,正对着春风细柳营,初相逢在丽春园遣兴,
便和他谒浆的崔护留情。曾和他在万花堂讲志诚,锦香亭设誓盟,谁承望下场头
半星儿不应,央及杀调风月燕燕莺莺。则被这西厢待月张君瑞,送了这花月东墙
董秀英,盼杀君卿。
  【倘秀才】玩江楼山围着画屏,见一只采莲舟斜弯在蓼汀,待和他竹叶传情
诉咱闷萦。并头莲分做两下,鸳鸯会不完成,知他是怎生?
  【滚绣球】付能的潇湘夜雨睛,早闪出乌林皓月明,正孤雁汉宫秋静,知他
是甚情怀月夜闻筝?那时节理残妆对玉镜台,推烧香到拜月亭,则被这亻刍梅香
紧将咱随定,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指望似多情双渐怜苏小,到做了薄幸王魁
负桂英,撇得我冷冷清清。
  【倘秀才】金凤钗斜簪在鬓影,抱妆盒寒侵倦整,想踏雪寻梅路怎行?弄黄
昏梅梢月,香正满酷寒亭,伤情对景。
  【叨叨令】当日被破连环说啜赚得再成交颈,谁承望错立身的子弟无音信。
闪得我似离魂倩女相思病,将一个魔合罗脸儿消磨尽。径不着也么哥,如今这谎
郎君一个个传槽病。
  【脱布衫】我便似蓝桥驿实志真诚,他便似竹林寺有影无形。受寂寞似越娘
背灯,恨别离如乐昌分镜。
  【小梁州】他便似柳毅传书住洞庭,千里独行,吹箫伴侣冷清清。我待学孟
姜女般真诚性,我则怕啼哭倒了长城。
  【幺】京娘怨杀成孤另,怨你个画眉的张敞杂情,揣着窃玉心、偷香性。我
则学举案齐眉,贤孝牌上立个清名。
  【尾】金钗剪烛人初静,彩扇题诗句未成。后庭花歌残玉树声,琵琶怨凄凉
不忍听。比题桥的相如忒寡情,戏妻秋胡不老成。想则想关山远路程,恨则恨衣
锦还乡不见影。则不如一纸刘公书谨缄定,寄与你个三负心的敲才自思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后庭树声琵琶凄凉

后庭(後庭)hòu tíng
(1).犹后宫。 晋 潘岳 《西征赋》:“较面朝之焕炳,次后庭之猗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 ,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
(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
(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
(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诗:“《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遍尝所藏名酝听吴下李周二生擫笛度曲醉成此诗》:“调变《伊》《凉》入破多,《后庭》还唱《定风波》。”参见“ 后庭花 ”。
(5).指肛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好外》:“ 俞 大夫 华麓 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
后妃的宫庭。《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言照曜帝王之臺、后妃之庭。”  ——《漢語大詞典》
花 huā《國語辭典》

花 [ huā ]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如:「菊花」、「梅花」、「玫瑰花」。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3. 比喻美女。如:「姊妹花」、「解語花」、「交際花」、「尋花問柳」。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4. 姓。如唐代有花敬定。
  1. 有花的。如:「花季」。
  2.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
  3. 式樣、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
  4.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5. 模糊不清。如:「眼睛都花了。」
  6. 人心性不定、好玩樂稱為「花」。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1. 開花。唐·杜甫〈偪仄行〉:「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 耗費。如:「花錢」、「花時間」、「這些錢夠他花的了。」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树声(樹聲)shù shēng
树立名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樵夫议道,渔父濯缨。臣 照 作颂,铺德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励德树声,莫不师圣。”  ——《漢語大詞典》
琵琶 pí pá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 、 阿拉伯 等地, 汉 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 秦 末,百姓苦 长城 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 晋 傅玄 《〈琵琶赋〉序》。)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
怨 yuàn《國語辭典》

怨 [ yuàn ]

  1. 责备、怪罪、痛恨。如:「怨天尤人」、「任劳任怨」。《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1. 仇恨。如:「结怨」、「宿怨」、「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1. 不满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妇」、「怨声载道」。唐·白居易〈杨柳枝二十二韵〉:「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怨 [ ​yuān ]

  1. (一)​之又音。
凄凉(淒涼)qī liáng
寂寞冷落。 唐 元稹 《酬乐天书怀见寄》诗:“仍云得诗夜,梦我魂悽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 纪晓嵐 参政时作诗讥之云:‘……赫奕门楣新吏部,悽凉池馆旧中堂。’”
(1).孤寂冷落。 南朝 梁 沈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悵晨鵾。” 唐 皎然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诗:“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金 赵献之 《浣溪沙》词:“落木萧萧风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2).悲凉。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緜邈,览古情凄凉。” 宋 司马光 《咏史》之三:“《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
(3).犹凄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 耶穌 ﹞后来果然被恶人钉死十字架上,流其宝血,受尽千般凌辱,万种凄凉。”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五:“游击队员们都暗暗抽泣, 滹沱河 里的流水在呜咽, 千里堤 上的乌鸦凄凉地悲鸣,西风在大柳树林子里响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