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偪 bī《國語辭典》
偪 [ bī ]
动- 侵迫。《左传·僖公五年》:「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同「逼 」。
- 即行縢。包裹在足胫上,使跳腾轻便。俗称为「绑腿」。《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句下汉·毛亨·传:「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汉·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礼记·内则》:「偪屦著綦。」
偪 [ fú ]
名- 参见「偪阳 」条。
- 屈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通「伏」。
仄 zè《國語辭典》
仄 [ zè ]
动- 倾斜。《管子·白心》:「日极则仄,月满则亏。」《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通「侧」。
- 狭小。如:「狭仄」、「仄路」。《汉书·卷四九·鼌错传》:「险道倾仄,且驰且射。」《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山谷仄隘,林薄蓊翳,边外之形也。」
- 心中不安。《红楼梦·第九九回》:「衷怀歉仄,自叹无缘。」
- 韵文称四声中上、去、入三声为「仄声」。简称为「仄」。
不少 bù shǎo
(1).多。《书·大诰》:“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
(2).毫无。《史记·伯夷列传序》:“余以所闻 由 、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漢語大詞典》
(2).毫无。《史记·伯夷列传序》:“余以所闻 由 、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漢語大詞典》
伸 shēn《國語辭典》
伸 [ shēn ]
动- 使肢体或弹性物体由弯、短的状态变直或变长。如:「伸懒腰」、「伸直」、「伸长」。
- 表白、陈述。如:「伸冤」、「伸白」。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怀?」通「申」。
梦中(夢中)mèng zhōng
(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南朝 梁 沈约 《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 毕生 一遍。” 陶铸 《一室》诗:“ 井冈 晓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梦中。”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 跃起拔剑斩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 梦泽 之中。《左传·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弃诸 梦 中。” ——《漢語大詞典》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 跃起拔剑斩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 梦泽 之中。《左传·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弃诸 梦 中。”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酸辛 suān xīn
(1).酸味和辣味。《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2).辛酸,悲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 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漢語大詞典》
(2).辛酸,悲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 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