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王正功宋代〕《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桂林山水天下玉碧罗青意可

桂林 guì lín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整理自网络》
山水 shān shuǐ
(1).山与水。《墨子·明鬼下》:“古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皆难卒谋也。” 唐 柳宗元 《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緑。”
(2).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宋书·谢灵运传》:“出为 永嘉 太守。郡有名山水, 灵运 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后 陈茂才 云渠 来谈,县西山水之胜,皆远在数十里外,以暑不及游,因同游县东之 松竇 。”
(3).山水画的简称。 唐 杜甫 《存殁口号》之二:“ 郑公 粉绘随长夜, 曹霸 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驊騮。”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四:“ 王象先 于鹅溪绢上作山水,不如意,急湔去故墨。” 清 焦循 《忆书》六:“先曾祖母 卞孺人 幼时, 卞公 无子,深爱之,延师教以诗画,遂工山水,诗画外无他好也。” 张天翼 《新生》:“ 章老先生 总炫耀他家藏的东西, 吴昌硕 刻过一幅图章送他,他还藏了一幅 倪云林 的山水,上面有 张延济 的题跋。”
(4).山中之水。《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新唐书·五行志三》:“ 咸亨 四年七月, 婺州 大雨,山水暴涨,溺死五千餘人。”
(5).犹山野。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 李子 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漢語大詞典》
甲 jiǎ《國語辭典》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
  2. 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物。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如:「盔甲」、「鎧甲」、「披甲」。《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3. 指軍人、兵士。《左傳·宣公二年》:「伏甲將攻之。」
  4. 動物身上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如:「龜甲」、「鱗甲」。
  5. 手指、腳趾上的角質硬殼。如:「指甲」、「腳趾甲」。
  6. 引申為圍護於物體外的堅硬保護殼。如:「裝甲車」。
  7. 古代基層治安制度的戶口編制名稱。如:「保甲」。元·施惠《幽閨記·第六齣》:「奉上司明文,遍張文榜,畫影圖形,十家為甲,排門粉壁,各處挨捕。」
  8. 量詞。臺灣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甲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等於零點九七公頃。
  1. 等第最優的。如:「甲等」、「甲級」。
  1. 超出群眾、位居首位。如:「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1. 假定的代名詞。如:「某甲」、「甲地」。北齊·顏之推〈還魂志〉:「婢逐呼云:『某甲欲奸我!』濟即令人殺之。」

甲 [ jià ]

  1. 動物名。指甲魚。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龜鱉目。外形像龜,背甲呈灰黑色,有軟皮。腹部白色或淡黃色。頸部甚長,四肢粗短,有厚蹼。多棲息於湖沼等溫、熱帶水域。背甲圓形,邊緣柔軟,肉供食用,甲殼可入藥。也稱為「鱉」。
天下 tiān xià
(1).古时多指 中国 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后汉书·朱穆传》:“昔 秦 政烦苛,百姓土崩, 陈胜 奋臂一呼,天下鼎沸。” 宋 梅尧臣 《送师直之会稽宰》诗:“天下风物佳,莫出 吴 与 越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见得便是我谋害你丈夫?” 萧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 赤水 出奇兵。”
(2).指全世界。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漢語大詞典》
玉碧
郭璞蓬莱山赞蓬莱之山玉碧构林  ——《骈字类编》
罗青(罗青)
明一统志罗青山在安宁州治西上有罗青庙庙前泉极甘美  ——《骈字类编》
意可 yì kě
香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饮食器用》:“意可香,初名宜爱。或云:此 江南 宫中香,有美人字曰 宜 ,爱此香,故名宜爱。 山谷 曰:‘香殊不凡,而名乃有脂粉气。’易名曰意可。”  ——《漢語大詞典》
参 ( 參 ) cān/shēn/cēn/sān《國語辭典》

参 [ sān ]

  1. 三的大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