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由来(由來)yóu lái
(1).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敬 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 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红楼梦》第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
(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 英 ,而先见於 美 ,有由来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主张罗马字拼音和拉丁化者两派的争执,其实并不在精密和粗疏,却在那由来,也就是目的。” ——《漢語大詞典》
(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 英 ,而先见於 美 ,有由来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主张罗马字拼音和拉丁化者两派的争执,其实并不在精密和粗疏,却在那由来,也就是目的。” ——《漢語大詞典》
镜中(镜中)
唐 薛稷 秋朝览镜 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
唐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唐 李益 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唐 孟郊 游枋口 其二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骈字类编》
唐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唐 李益 立秋前一日览镜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唐 孟郊 游枋口 其二 镜中照千里,镜浪洞百神。 ——《骈字类编》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不殊 bù shū
(1).没有区别;一样。 汉 扬雄 《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 颜师古 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杨贞妇》:“ 静安 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刘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
(3).未绝。《新唐书·吴兢传》:“皇运不殊如带。” ——《漢語大詞典》
(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 颜师古 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杨贞妇》:“ 静安 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刘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
(3).未绝。《新唐书·吴兢传》:“皇运不殊如带。” ——《漢語大詞典》
草头露(草頭露)cǎo tóu lù
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干。比喻难以持久。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宋 苏轼 《陌上花》诗之三:“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元 萨都剌 《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