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张环宋代〕《寄题径山怀郎简侍郎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颇英秀,川汇仍山卑。
应接殚天巧,类非人力为。
径山最佳处。有岩称玉芝。
居防俗士驾,地乃贤人宜。
郎公留名德,平时为羽仪。
引年归故里,不复衣朝衣。
留侯黄石心,白傅香山期。
结宇名胜外,日与尘事违。
泉石景物状,尽任诸贤诗。
伊予来东藩。滥持使者麾。
平生爱山水,弗惮命驾之。
当候秋风高,远造岩下扉。
濣濯缨上尘,散步松间綦。
未能继高躅,聊用慰所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地一洲北平欹危

天地 tiān dì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 注:“天地,犹天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楚老》:“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 魏源 《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 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漢語大詞典》
一洲
南北朝 王融 努力门诗 豫北二山尚有移,河中一洲亦可为。
唐 张泌 秋晚过洞庭 千里晚霞云梦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宋 范成大 昌化 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洲横截两溪分。  ——《骈字类编》
渚 zhǔ《國語辭典》

渚 [ zhǔ ]

  1. 小洲,水中的小陆地。《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渚。」唐·王勃〈滕王阁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北平 běi píng
北京市 旧称。详“ 北京市 ”。  ——《漢語大詞典》
南 nán/nā《國語辭典》

南 [ nán ]

  1. 方位名。与「北」相对。如:「坐北朝南」、「大江南北」。《诗经·小雅·何人斯 》:「胡不自南?」
  2. 南方的乐曲。《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汉·郑玄·注:「南,南夷之乐也。」
  3. 姓。如唐代有南霁云。
  1. 向南行、向南移动。《周礼·地官·大司徒》:「日南则景短,多暑。」《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杨时传》:「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1. 南边的。如:「南岸」、「南极」。《陈书·卷二一·王固传》:「魏人以南人嗜鱼,大设罟网。」

南 [ ná ]

  1. 参见「南无 」条。
欹危 qī wēi
1.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 宋 陆游 《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
2.歪斜不平貌。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
3.危难。 唐 元稹 《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 宋 苏辙 《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清 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