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随牒访三高,不觉星星上鬓毛。
十年随牒访三高,不觉星星上鬓毛。
尚忆齑盐形夜梦,聊因椒柏荐春醪。
文盟再会知何日,臭味相投属我曹。
总是虞庠旧培植,致君当不愧夔皋。
尚忆齑盐形夜梦,聊因椒柏荐春醪。
文盟再会知何日,臭味相投属我曹。
总是虞庠旧培植,致君当不愧夔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十年 shí nián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漢語大詞典》
随牒(隨牒)suí dié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汉书·匡衡传》:“ 平原 文学 匡衡 材智有餘,经学絶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 颜师古 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恆牒,不被超擢者。”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清 钱谦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尔自筮仕以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 ——《漢語大詞典》
访 ( 訪 ) fǎng
访 [ fǎng ]
-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三高 sān gāo
(1).三名高士。 南朝 梁 何胤 及其兄 求 、 点 皆隐居不仕,世称 何氏 三高。见《南史·何胤传》。
(2).三名高士。 越 范蠡 、 晋 张翰 、 唐 陆龟蒙 皆 吴 人, 宋 时 吴江 以三人为三高,设 三高祠 祠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 吴江 三高亭 ,祠 鴟夷子皮 、 张季鹰 、 陆鲁望 ,而议者以 子皮 为 吴 大仇,法不当祀。前辈有诗云:‘可笑 吴 痴忘 越 恨,却夸 范蠡 作三高。’”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 松江 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漢語大詞典》
(2).三名高士。 越 范蠡 、 晋 张翰 、 唐 陆龟蒙 皆 吴 人, 宋 时 吴江 以三人为三高,设 三高祠 祠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 吴江 三高亭 ,祠 鴟夷子皮 、 张季鹰 、 陆鲁望 ,而议者以 子皮 为 吴 大仇,法不当祀。前辈有诗云:‘可笑 吴 痴忘 越 恨,却夸 范蠡 作三高。’”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 松江 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漢語大詞典》
不觉(不覺)bù jué
(1).沉睡不醒。《战国策·魏策二》:“ 齐桓公 夜半不嗛, 易牙 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 桓公 食之而饱,至旦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
(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 薛综 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
(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 唐 韩愈 《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 明 刘基 《晚至草平驿》诗:“但惜景物佳,不觉道路长。”
(4).想不到;无意之间。《水浒传》第二回:“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西游记》第四十回:“他抖一抖身躯,脱了绳索,又纵红光,上空再看。不觉 孙大圣 仰面回视,识得是妖怪,又把 唐僧 撮着脚推下马来道:‘兄弟们,仔细!仔细!那妖精又来也!’” 清 古奘 《山行》诗:“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 周锦华 ﹞于是屡次作诗,不觉积有三四十首了。”
(5).不禁;不由得。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红楼梦》第二八回:“那时 黛玉 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光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们两双眼睛好象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 ——《漢語大詞典》
(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 薛综 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
(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 唐 韩愈 《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 明 刘基 《晚至草平驿》诗:“但惜景物佳,不觉道路长。”
(4).想不到;无意之间。《水浒传》第二回:“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西游记》第四十回:“他抖一抖身躯,脱了绳索,又纵红光,上空再看。不觉 孙大圣 仰面回视,识得是妖怪,又把 唐僧 撮着脚推下马来道:‘兄弟们,仔细!仔细!那妖精又来也!’” 清 古奘 《山行》诗:“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 周锦华 ﹞于是屡次作诗,不觉积有三四十首了。”
(5).不禁;不由得。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红楼梦》第二八回:“那时 黛玉 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光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们两双眼睛好象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 ——《漢語大詞典》
星星 xīng xīng
(1).泛称夜空中发光的天体。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五:“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何其芳 《云》诗:“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不爱云,不爱月,也不爱星星。” 郭小川 《我们歌唱黄河》诗:“今儿天上缀满星星。”
(2).犹一点点。形容其小。 宋 周邦彦 《蝶恋花·柳》词:“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刘大白 《旧梦》诗:“风吹得灭的,只是星星之火,可奈燎原之火何!”
(3).一点一点遍布的样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儘着他炙煿烹炮。”《花月痕》第四七回:“鬼火星星,阴风冷冷。”
(4).头发花白貌。 晋 左思 《白发赋》:“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细细问故旧,星星数鬢斑。”
(5).借指白发。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之一:“星星在鬢真堪慰,休向 苍华 祝髮神。” ——《漢語大詞典》
(2).犹一点点。形容其小。 宋 周邦彦 《蝶恋花·柳》词:“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刘大白 《旧梦》诗:“风吹得灭的,只是星星之火,可奈燎原之火何!”
(3).一点一点遍布的样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儘着他炙煿烹炮。”《花月痕》第四七回:“鬼火星星,阴风冷冷。”
(4).头发花白貌。 晋 左思 《白发赋》:“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细细问故旧,星星数鬢斑。”
(5).借指白发。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之一:“星星在鬢真堪慰,休向 苍华 祝髮神。”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鬓毛(鬢毛)bìn máo
鬓发。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衰。”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鬢毛斑。” 清 顾炎武 《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诗:“ 梅福 佯狂名字改, 子山 流落鬢毛侵。” 清 陈维嵩 《齐天乐·重游水绘园有感》词:“深悔重来,不来也省髩毛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