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上下明指事,转注假借形声意。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从省由秦始。《仓颉》《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
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当隶书趋约易。古文虽绝汉章行,尉律学童仍课试。
东阁祭酒太岳孙,夙尝受业贾氏门。悯悼俗图昧所向,博采籀古加讨论。
揭示上下明指事,转注假借形声意。立一为端亥毕终,分别部居不杂厕。
亘千万古知字原,昭若列星丽躔次。中兴斯学曰阳冰,入室操戈何背戾。
二徐训释浩江河,仲也祛妄言不颇。吴兴张有尔杰出,复古正俗订舛讹。
布衣道士钱道住,玩世端如郭忠恕。三十六举仅成篇,蝉蜕遗踪不知处。
席中如带恶安西,鼓皮离禹良可吁。汉家去古尚未远,成皋印文犹重摹。
云间苦嗜古,手校科虫辨鱼鲁。明窗净几风日佳,临模一扫千番楮。
商彝周鼓真吾师,𧓠匾沈著沙画锥。鸾回凤翥龙夭矫,长戈短剑相交驰。
书草日积充栋楣,保爱何啻璧与圭。细林山中一抔土,缃笈缄縢重闭之。
于乎褉帖藏玉匣,终致温韬举耒锸。亦恐虹光夜烛天,定有窃开窥笔法。
冢头草,鸣寒蛩,薶文瘗笔同高风。后三千年见白日,好事应营马鬣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揭示 jiē shì
(1).指出或阐明不易看清的事物。《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 《逸史·李謩》:“至第十三迭,揭示谬误之处。” 明 张居正 《答姜巡抚言李公恤典事书》:“屡承揭示,差人竟不索报,遂失裁答为歉。”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这个童话是发人深思的,老实说,它揭示了相当精确的真理。”
(2).显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及贼境,揭示威信,所招集又得三千人,遂破 刘泽 三万餘众。”
(3).公布;宣布。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于是 南京 政府,揭示进兵的方法,派 鄂 湘 民军为第一军,向京汉铁路前进; 宁 皖 民军为第二军……共捣虏廷。”
(4).指张贴告示。《宋史·食货志上五》:“又令州县録丁产及所产役使,前期揭示。”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抵 昇州 ,舟刺 鬼面城 下,乃入市揭示四达之衢曰: 江阴 戚三郎 觅妻。” ——《漢語大詞典》
(2).显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及贼境,揭示威信,所招集又得三千人,遂破 刘泽 三万餘众。”
(3).公布;宣布。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于是 南京 政府,揭示进兵的方法,派 鄂 湘 民军为第一军,向京汉铁路前进; 宁 皖 民军为第二军……共捣虏廷。”
(4).指张贴告示。《宋史·食货志上五》:“又令州县録丁产及所产役使,前期揭示。”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抵 昇州 ,舟刺 鬼面城 下,乃入市揭示四达之衢曰: 江阴 戚三郎 觅妻。” ——《漢語大詞典》
上下 shàng xià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孟子·告子上》:“ 孟子 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絶。”
(2).指天地。《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 李贤 注:“上下,天地也。”《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 宋武 地非 齐 晋 ,众无一旅,曾不浹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鲁迅 《坟·人之历史》:“如 中国 古说,谓 盘古 辟地, 女媧 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地神。《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 孔颖达 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 韦昭 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颖达 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和上下尊卑等列。”《吕氏春秋·论威》:“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 高诱 注:“上,长;下,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这起人不晓得事体,没上下的!” 张天翼 《儿女们》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 孔 传:“田第八,赋第三。”《汉书·地理志上》:“田上下,赋中上。” 颜师古 注:“田第三,赋第四。” 宋 晁贯之 《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优劣;胜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 宋 制书画二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西游记》第五二回:“这 大圣 捻着拳头,来於洞口,駡道:‘腯泼怪物,快出来与你 孙外公 见个上下!’”
(8).上首和下首。《红楼梦》第六三回:“掣此籤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郭铁笔 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 浦郎 一看。”《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掌柜的听了,把 安公子 上下一打量。”
(10).犹言古今。《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王先谦 补注:“上下谓古今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犹言前后。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引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12).犹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约数。《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公子 纔得二十岁上下的一个美少年,巍然高坐受这班新贵的礼,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老舍 《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住着有三十上下位客人,虽然只有二十间客房。”
(13).犹仰俯。《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詔相之。” 郑玄 注:“上,仰者也,下,俯者也。” 贾公彦 疏:“龟俯者灵,行头低;仰者谢,行头仰。”
(14).犹言丰欠。《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 贾公彦 疏:“上下即丰凶。”
(15).犹言匹敌,差不多。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近 李翱 从僕学文,颇有所得……有 张籍 者,年长於 翱 ,而亦学於僕,其文与 翱 相上下。” 清 管同 《读〈晏子春秋〉》:“且 刘向 、 歆 、 班彪 、 固 父子,其识与 太史公 相上下,苟所见如今书多 墨氏 説,彼校书胡为入之 儒家 哉?”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16).犹言周旋。《左传·定公四年》:“﹝ 楚 ﹞左司马 戌 谓 子常 曰:‘子沿 汉 而与之上下,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九帅 乃分兵守 东梁山 ,而遣 南桂 与 朱洪章 、 罗洪元 辈力扼此关,夹河而与之上下。”
(17). 六朝 及 隋 唐 时代对父母的尊称。《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 建安 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南史·刘瓛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惣论也……而 江 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復者,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18). 宋 元 以后对公差的尊称。《水浒传》第三九回:“ 戴宗 坐下,只见个酒保来问道:‘上下打几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只见点茶的老子,手把粥椀出来道:‘众上下少坐, 宋四公 教我买粥,喫了便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説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 山塘 王 相府门徒,等閒也不受人欺侮。’”
(19).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汉 京剧《白蛇传》第九场:“ 许 :‘请问老师父上下?’ 法 :‘老僧 法海 。’”
(1).升降。《楚辞·卜居》:“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王逸 注:“随众卑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至 崑崙山 ,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唐 杜甫 《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增减;变更。《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餼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贾公彦 疏:“爵尊者礼丰,爵卑者礼杀。”《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不可上下者,辞定不可移也。”《南史·恩倖传序》:“夫鲍鱼芳兰,在於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漢語大詞典》
(2).指天地。《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 李贤 注:“上下,天地也。”《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 宋武 地非 齐 晋 ,众无一旅,曾不浹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鲁迅 《坟·人之历史》:“如 中国 古说,谓 盘古 辟地, 女媧 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地神。《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 孔颖达 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 韦昭 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颖达 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和上下尊卑等列。”《吕氏春秋·论威》:“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 高诱 注:“上,长;下,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这起人不晓得事体,没上下的!” 张天翼 《儿女们》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 孔 传:“田第八,赋第三。”《汉书·地理志上》:“田上下,赋中上。” 颜师古 注:“田第三,赋第四。” 宋 晁贯之 《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优劣;胜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 宋 制书画二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西游记》第五二回:“这 大圣 捻着拳头,来於洞口,駡道:‘腯泼怪物,快出来与你 孙外公 见个上下!’”
(8).上首和下首。《红楼梦》第六三回:“掣此籤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郭铁笔 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 浦郎 一看。”《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掌柜的听了,把 安公子 上下一打量。”
(10).犹言古今。《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王先谦 补注:“上下谓古今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犹言前后。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引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12).犹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约数。《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公子 纔得二十岁上下的一个美少年,巍然高坐受这班新贵的礼,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老舍 《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住着有三十上下位客人,虽然只有二十间客房。”
(13).犹仰俯。《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詔相之。” 郑玄 注:“上,仰者也,下,俯者也。” 贾公彦 疏:“龟俯者灵,行头低;仰者谢,行头仰。”
(14).犹言丰欠。《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 贾公彦 疏:“上下即丰凶。”
(15).犹言匹敌,差不多。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近 李翱 从僕学文,颇有所得……有 张籍 者,年长於 翱 ,而亦学於僕,其文与 翱 相上下。” 清 管同 《读〈晏子春秋〉》:“且 刘向 、 歆 、 班彪 、 固 父子,其识与 太史公 相上下,苟所见如今书多 墨氏 説,彼校书胡为入之 儒家 哉?”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16).犹言周旋。《左传·定公四年》:“﹝ 楚 ﹞左司马 戌 谓 子常 曰:‘子沿 汉 而与之上下,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九帅 乃分兵守 东梁山 ,而遣 南桂 与 朱洪章 、 罗洪元 辈力扼此关,夹河而与之上下。”
(17). 六朝 及 隋 唐 时代对父母的尊称。《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 建安 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南史·刘瓛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惣论也……而 江 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復者,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18). 宋 元 以后对公差的尊称。《水浒传》第三九回:“ 戴宗 坐下,只见个酒保来问道:‘上下打几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只见点茶的老子,手把粥椀出来道:‘众上下少坐, 宋四公 教我买粥,喫了便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説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 山塘 王 相府门徒,等閒也不受人欺侮。’”
(19).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汉 京剧《白蛇传》第九场:“ 许 :‘请问老师父上下?’ 法 :‘老僧 法海 。’”
(1).升降。《楚辞·卜居》:“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王逸 注:“随众卑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至 崑崙山 ,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唐 杜甫 《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增减;变更。《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餼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贾公彦 疏:“爵尊者礼丰,爵卑者礼杀。”《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不可上下者,辞定不可移也。”《南史·恩倖传序》:“夫鲍鱼芳兰,在於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漢語大詞典》
明 míng《國語辭典》
明 [ míng ]
動- 通曉。如:「明瞭」、「明白」、「他是個深明大義的人。」
- 使通曉。《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 昭示、彰顯。《禮記·郊特牲》:「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 發亮。《詩經·齊風·雞鳴》:「東方明矣,朝既昌矣。」
- 光亮的。如:「明月」、「明亮」。《文選·謝惠連·秋懷詩》:「皎皎天月明。」
- 清晰的。《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 聰慧、悟性很高。如:「聰明」、「明智」。《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處凶危,上聖之明也。」
- 公開的、顯露的。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才德高顯的。如:「明主」、「明君」。
- 磊落的。如:「明人不做暗事」。
- 乾淨、整潔。如:「窗明几淨」。
- 顯著的。如:「明顯」、「明效」。
- 時序在後的。如:「明天」、「明年」。
- 視覺、目力。《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三國魏·王粲〈贈文叔良〉詩:「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 陽。相對於「陰」。《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
- 神靈。如:「神明」。
- 朝代名。參見「明朝 」條。
- 姓。如清代有明耀光。
指事 zhǐ shì
(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谓手指某事。《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 元稹 《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犹多写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车骑将军 朱然 围 樊 ,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授 诸葛瑾 、 朱然 大众,指事 襄阳 。” ——《漢語大詞典》
(2).谓手指某事。《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 元稹 《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犹多写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车骑将军 朱然 围 樊 ,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授 诸葛瑾 、 朱然 大众,指事 襄阳 。” ——《漢語大詞典》
转注(轉注)zhuǎn zhù
(1).转向流注。《水经注·渐江水》:“ 浦阳江 水,又东流南屈,又东廻北转,逕 剡县 东……江水翼县转注,故有东渡西渡焉。” 宋 夏竦 《颍州莲花漏铭》:“金龙转注,下激衡渠。”
(2).辗转相授。 宋 苏舜钦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3).转移集中。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忿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
(4).六书之一。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 清 戴震 、 段玉裁 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5).即酒注子。 清 陶炜 《课业馀谈·人事杂解》:“转注,吐酒终日不已,借以拟人之善言也。” ——《漢語大詞典》
(2).辗转相授。 宋 苏舜钦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3).转移集中。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忿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
(4).六书之一。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 清 戴震 、 段玉裁 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5).即酒注子。 清 陶炜 《课业馀谈·人事杂解》:“转注,吐酒终日不已,借以拟人之善言也。” ——《漢語大詞典》
假借 jiǎ jiè
(1).借。《庄子·至乐》:“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 慰祖 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东莞 臧逢世 ,年二十餘,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书翰纸末,手写一本。” 宋 司马光 《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尚方纸墨,分于奏御之餘;内阁图书,从其假借之便。”
(2).凭借;借助。《韩非子·定法》:“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聪,故听莫聪也。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 宋 陶谷 《清异录·金稜玉海》:“处士 方为献 诗曰:金稜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3).谓借助他力或凭借势力。《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你要变鱼不难,何必假借。待我到 河伯 处为你图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官府假借难拒也,必给城中官地,恣其囷积,令自典守而自糶易之,官无过问焉。”
(4).授予,给予。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勉劝假借,俾自为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故知当今在位多非其人,稍假借之权而不一一以法束缚之,则放恣而无不为。”
(5).宽假,宽容。《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顾笑 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延 ……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 杨仪 不假借 延 。”《新唐书·田悦传》:“ 德宗 立,不假借方镇,诸将稍惕息。” 明 李贽 《答周柳塘》:“幸赖真切友朋针砭膏肓,不少假借,始乃觉悟知非。” 郭沫若 《文艺家的觉悟》:“文笔上的饶情我不哀求,我也不肯假借。”
(6).区别,差别。《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临摹》:“参政 苏易简 家有摹本《兰亭》,墨彩鲜浓,纸色微紫,与 唐 朝石本无相假借,盖名手传搨也。”
(7).假托,假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 柳河东 谓《文子》乃后人聚敛而成……其书杂取经、子诸家语以解《道德经》,凡称 老子 ,皆假借之词。”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奴家于归之夕,矢志不与 小龙 成亲……甘为奴婢,如今躯殻虽在 涇河 ,精灵实归 柳氏 ,不肯假借虚名者,犹之 范蠡 称 越 大夫, 陶潜 称 晋 处士。”
(8).六书之一。谓本无其字而依声托事。 汉 许慎 《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段玉裁 注:“如 汉 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 ——《漢語大詞典》
(2).凭借;借助。《韩非子·定法》:“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聪,故听莫聪也。今知而弗言,则人主尚安假借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 宋 陶谷 《清异录·金稜玉海》:“处士 方为献 诗曰:金稜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3).谓借助他力或凭借势力。《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你要变鱼不难,何必假借。待我到 河伯 处为你图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官府假借难拒也,必给城中官地,恣其囷积,令自典守而自糶易之,官无过问焉。”
(4).授予,给予。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勉劝假借,俾自为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故知当今在位多非其人,稍假借之权而不一一以法束缚之,则放恣而无不为。”
(5).宽假,宽容。《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顾笑 武阳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延 ……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 杨仪 不假借 延 。”《新唐书·田悦传》:“ 德宗 立,不假借方镇,诸将稍惕息。” 明 李贽 《答周柳塘》:“幸赖真切友朋针砭膏肓,不少假借,始乃觉悟知非。” 郭沫若 《文艺家的觉悟》:“文笔上的饶情我不哀求,我也不肯假借。”
(6).区别,差别。《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临摹》:“参政 苏易简 家有摹本《兰亭》,墨彩鲜浓,纸色微紫,与 唐 朝石本无相假借,盖名手传搨也。”
(7).假托,假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 柳河东 谓《文子》乃后人聚敛而成……其书杂取经、子诸家语以解《道德经》,凡称 老子 ,皆假借之词。”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奴家于归之夕,矢志不与 小龙 成亲……甘为奴婢,如今躯殻虽在 涇河 ,精灵实归 柳氏 ,不肯假借虚名者,犹之 范蠡 称 越 大夫, 陶潜 称 晋 处士。”
(8).六书之一。谓本无其字而依声托事。 汉 许慎 《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段玉裁 注:“如 汉 人谓县令曰令、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 ——《漢語大詞典》
形声(形聲)xíng shēng
(1).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 张 氏以吾新平 陈安 ,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 六书 ”。 ——《漢語大詞典》
(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 张 氏以吾新平 陈安 ,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 六书 ”。 ——《漢語大詞典》
意 yì《國語辭典》
意 [ yì ]
名- 意思。《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唐·杜牧〈答庄充书〉:「是意能 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 见解、看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私念、成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 情感。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之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愿望。如:「称心如意」。《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
- 内心、胸襟。《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 姓。如明代有意秀。
- 怀疑。《韩非子·存韩》:「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传》:「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 猜测、推测。如:「出其不意」。《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管子·小问》:「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
- 考虑。《诗经·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 或。《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通「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