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漫言当路轻冯衍,却叹旁人笑马周。

陈源清明代〕《寄王履约秀才

四海茫茫有隐忧,儒官头白久淹留。
漫言当路轻冯衍,却叹旁人笑马周。
水涨石湖青雀舫,花残姑浦白蘋洲。
相思静倚青毡冷,强饮空庭夕漏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漫言当路旁人

漫言 màn yán
(1).散言,宣言。《列子·黄帝》:“於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 张湛 注:“漫,散也。”
(2).随便地说。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不逾两日,而有司者已报班师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别说。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诗之四:“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 澶渊 几 寇莱 。” 郭沫若 《访日杂咏·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见松,漫言巨害自微虫。”  ——《漢語大詞典》
当路(當路)dāng lù
(1).挡路;阻碍通行。《墨子·号令》:“务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踰时不寧,其罪射。”《汉书·沟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豺狼当路,则麒麟遐遁。” 沈从文 《泥涂》:“铜匠把地下当路的一个破碗捡拾了一下,又想走去。”
(2).路上;路中间。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徵乐呈三十韵》:“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宋 苏舜钦 《独游辋川》诗:“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便追出来,转个弯要进里面,便见这个人在当路站着。”
(3).执政;掌权。《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於 齐 , 管仲 、 晏子 之功可復许乎?” 赵岐 注:“如使夫子得当仕路於 齐 而可以行道, 管夷吾 、 晏婴 之功,寧可復兴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主父偃 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 黄中黄 《孙逸仙》第二章:“戊戌之年, 清国 皇帝容 康有为 之意见,鋭意图国政之改革,示反抗之色於当路之守旧派。”
(4).掌握政权的人。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畴昔之年,当路欲置我於死地,病餘而继以囚繫。”《明史·忠义传三·潘宗颜》:“数上书当路言 辽 事,当路不能用。” 鲁迅 《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近来偶尔看见一部石印的《平斋文集》……那指斥当路的口气,就为今人所看不惯。”
(5).神名。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 土公 、 飞尸 、 咎魅 、 北君 、 衔聚 、 当路 、 直符 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冯 ( 馮 ) féng/píng
冯 [ féng ]
  1. 姓。
冯 [ píng ]
  1. 同“凭”,凭借,依靠。
  2. 马行速。
衍 yǎn《國語辭典》

衍 [ yǎn ]

  1. 延伸、展开。如:「繁衍」。《汉书·卷六六·公孙贺等传·赞曰》:「博通善属文,推衍盐铁之议。」
  2. 散布、分布。《文选·张衡·东京赋》:「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
  1. 多余的。如:「衍字」。宋·郑樵〈通志总序〉:「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却 ( 卻 ) què
却 [ què ]
  1.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2. 退还,不受:盛情难~。
  3.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4. 去掉:失~。了(liǎo)~。
叹 ( 嘆 ) tàn
叹 [ tàn ]
  1.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2.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 吟咏:咏~。一唱三~。
旁人 páng rén
(1).他人,别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别鹤操》:“心自有所存,旁人那得知。” 唐 杜甫 《堂成》诗:“旁人错比 扬雄 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明 高启 《效乐天》诗:“旁人笑寂寞,寂寞吾所欲。”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咱们跟你表哥说说,另外派个旁人去不行啊?”
(2).旁边的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银杏》:“友人不应,问再三不已,旁人皆匿笑。”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马 ( 馬 ) mǎ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蜂。~勺。
  3. 姓。
周 zhōu《國語辭典》

周 [ zhōu ]

  1. 完密、严谨。如:「周密」、「周详」。《说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2. 全部、整个。如:「周身」。
  1. 朝代名:➊ ​ 参见「周朝 」条。➋ ​ 参见「[[北周]]」条。➌ ​ 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➍ ​ 参见「[[后周]]」条。
  2. 环绕区域的外围部分。如:「四周」、「圆周」、「周围」。
  3.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如:「环岛一周」、「绕场两周」。
  4. 满一年。如:「周年」、「周岁」。通「周」。
  5. 姓。如明代有周顺昌。
  1. 环绕。如:「周而复始」。《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2. 救济、援助。如:「周济」。《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夷王梅赜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通「赒」。
  1. 普遍、全、都。如:「众所周知」。《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