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龚诩明代〕《为彦中题画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樽写高兴,脱屣乐从鱼鸟游。
却笑时人苦不达,漏尽鸣钟犹未休。
君不见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论心事肯相过,斗酒当为山妻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世间尘土不到眼中景物清幽

世间(世間)shì jiān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漢語大詞典》
尘土(塵土)chén tǔ
(1).细小的灰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徐州 人谓尘土为蓬块, 吴 人谓跋跌。” 金 吕中孚 《集句》诗:“一种人间太平日,满衣尘土避公侯。”《红楼梦》第十七回:“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无一些尘土。”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疾风暴雨般的炮弹从四面钻进了碉堡,尘土迷漫半天,眼看那高大的碉堡坍塌了。”
(2).指尘世;尘事。 唐 沈亚之 《送文颖上人游天台》诗:“莫説人间事,崎嶇尘土中。”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及作舍人学士,日奔走於尘土中,声利扰扰。”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安能再履尘土,在热闹场中作生活哉?”
(3).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宋 叶适 《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 高公 ﹞为人颖迈肃洁,如琅玕玉树,无尘土意。”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尧藩》:“吾一日不见山水,与俗人谈,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呼浊醪浇之,聊解秽耳。” 巴金 《怀念金仲华同志》:“他思想上没有疙瘩,心里没有尘土。”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不到 bú dào
(1).不到达。《诗·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早则三更,迟则五更必到;倘然不到,便等到明日也不为迟。” 毛泽东 《菩萨蛮·六盘山》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 长城 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不料。 宋 赵以夫 《解语花》词:“倒银河,秋夜双星,不到佳期误。” 宋 王沂孙 《锁窗寒·春思》词:“试凭他、流水寄情,遡红不到春更远。”
(3).不至于;不见得。 宋 赵以夫 《贺新郎》词:“追忆 兰亭 当日事,儘凄凉也胜 卢仝 屋。应不到,羡 金谷 。”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八出:“看奴家要几钱,不到不得。”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不妨,我自有道理,不到他不从。”
(4).不周到。《水浒传》第四五回:“我是个粗卤汉子,礼数不到,和尚休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婆子与 汪锡 两个慇慇懃懃,代替伏侍,要茶就茶,要水就水,惟恐一些不到处。”《红楼梦》第四七回:“他们两个就有些不到的去处,有 鸳鸯 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  ——《漢語大詞典》
眼中 yǎn zhōng
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漢語大詞典》
景物 jǐng wù
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晋 陆云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诗之一:“景物臺暉,栋隆玉堂?” 宋 葛长庚 《摸鱼儿》词:“问 沧江 ,旧盟鸥鷺,年来景物谁主?” 巴金 《关于丽尼同志》:“小艇沿着沙面缓缓地流去,岸上的景物开始变为模糊。”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清幽 qīng yōu
(风景)秀丽而幽静。 唐玄宗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坐朝繁聪览,寻胜在清幽。” 元 刘因 《游源泉》诗:“丛祠鬱苍翠,万古藏清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有四五家当峡而居,竹篱茅舍,颇觉清幽。” 柔石 《二月》十五:“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一处清幽的河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