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有一双七宝囊,低垂四角同心结。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父昔驱车到公府,蒿目日询民疾苦。
化行远迩期月间,不图遽坐中官祸。
中官榷税来江州,讥征会敛深诛求。
大旗卓天天为愁,峨舰压江江不流。
长江日高一丈五,传呼奏乐频挝鼓。
于阗宝带刻麒麟,大内金牌画飞虎。
秃袖监奴紫绣衣,锐头恶少青丝组。
长官俯首不敢言,何况区区商与贾。
左右烂用水衡钱,夜椎肥牛朝击鲜。
张弓挟弹仰天射,鸟飞不近浔阳天。
游徼关头弛巡逻,忽传商客偷关过。
驾风远逐到南康,中流鞬断官船破。
十人失水九人堕,飞涛适值长鲸饿。
水中叫援呼州民,州民举酒翻相贺。
貂珰见说生狂嗔,自谓奉书因国课。
玺书统辖及守臣,有事守臣当我佐。
州民袖手谁使然?民之凶犷谁之故?父谓尔珰勿怒嗔,尔
曹腰领无容剉。
关津有地税有经,越境犹然黩泉货。
而曹之死天死之,岂得吾民有连坐。
貂珰捶床怒不止,谤牍蜚诬抗明旨。
御批缇骑出燕京,槛车夜达南康城。
南康城外合城内,江水汤汤流哭声。
锦衣索钱动盈万,橐垂何以供充盈。
母怜此别异南北,誓愿相随同死生。
父云一身尚难保,岂能携汝增伶俜。
夜阑掩泣已憔悴,阿父据床方假寐。
烛辉无焰雨涔涔,阿母遂作无聊计。
开奁试检约指环,挑灯更拾流银髻。
半生椎发羞艳妆,贫女从来少珠翠。
离娄结束留枕函,与君稍佐长途费。
床前再拜相决绝,念妾笄年同结发。
只言偕老共苦辛,何期中道生离别。
台前古镜名盘龙,光与阴精应圆缺。
茱萸绣带拂清辉,琉璃错匣妆明月。
更有宝剑名纯钩,龙藻龟文炯明灭。
寒光历落粲星辰,白虬纠结流霜雪。
愿得周防君子身,要见时危秉风节。
袖有一双七宝囊,低垂四角同心结。
愿言分赠两侍儿,芗泽芳情未消歇。
女儿未长儿尚孩,抚养宜均理无别。
桁上犹存蛱蝶裙,箧中尚有鸦头袜。
君今远道勉加餐,莫因死者生摧折。
生者不愧死有知,岂羡两身同一穴。
叮咛告父父岂知,梦里微闻语声咽。
小儿抱颈女牵衣,絮泣渐低灯渐灭。
平明呼母唯空床,宁知阿母悬高梁。
阿父见母死,抆血裂中肠。
儿女见母死,恨不从母亡。
阖城闻母死,擗踊咸如狂。
中有但夫人,八十鬓发霜。
开我东阁厢,着我素罗裳。
仓皇备牲醴,命仆舁黄肠。
亲为视殓含,三绕母尸傍。
抗声恸为绝,阴霾四塞天无光。
锦衣敦迫难久俟,薄俸那能具行李。
父老吞声为醵金,商略通衢置方匦。
闾阎士子纳银钱,村庄妇女投簪珥。
三日得环三百余,空城大小随行车。
呼天远彻一千里,道傍闻者咸嗟吁。
天王明圣臣当戮,诏发秋曹先系狱。
中山未白乐羊书,秦庭岂少包胥哭。
一物终回造化仁,六幽竟藉阳光烛。
不分生还见故乡,惊看儿女错成行。
短衫紫凤半零落,小子呼爷能绕床。
夜阑秉烛独疑梦,悲喜交并转沉痛。
几回呼母闻不闻,呕血抚棺惟一恸。
孤臣九死轻一毛,天心未寤生何聊。
愁闻税监益骄盗,豺狼满道人萧条。
每当素食渐无补,风霜只益臣心苦。
愿逐龙逢地下游,圣意中回臣得所。
一朝卧病绝复苏,之死犹呼臣有负。
我闻此语空咿忧,古来酿祸宁无由。
未论远鉴汉唐事,得不哀痛汪王刘。
忆昔肃皇兴楚澨,启沃君臣同一辙。
刑馀只合供扫除,岂得预参藩镇列。
江南安枕七十年,忍见今时更骚屑。
吴公吴公君莫悲,臣能尽忠妻尽节。
千秋正气塞乾坤,为雷为霆有余烈。
忠魂傥拜永陵云,应抱遗弓泪成血。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父昔驱车到公府,蒿目日询民疾苦。
化行远迩期月间,不图遽坐中官祸。
中官榷税来江州,讥征会敛深诛求。
大旗卓天天为愁,峨舰压江江不流。
长江日高一丈五,传呼奏乐频挝鼓。
于阗宝带刻麒麟,大内金牌画飞虎。
秃袖监奴紫绣衣,锐头恶少青丝组。
长官俯首不敢言,何况区区商与贾。
左右烂用水衡钱,夜椎肥牛朝击鲜。
张弓挟弹仰天射,鸟飞不近浔阳天。
游徼关头弛巡逻,忽传商客偷关过。
驾风远逐到南康,中流鞬断官船破。
十人失水九人堕,飞涛适值长鲸饿。
水中叫援呼州民,州民举酒翻相贺。
貂珰见说生狂嗔,自谓奉书因国课。
玺书统辖及守臣,有事守臣当我佐。
州民袖手谁使然?民之凶犷谁之故?父谓尔珰勿怒嗔,尔
曹腰领无容剉。
关津有地税有经,越境犹然黩泉货。
而曹之死天死之,岂得吾民有连坐。
貂珰捶床怒不止,谤牍蜚诬抗明旨。
御批缇骑出燕京,槛车夜达南康城。
南康城外合城内,江水汤汤流哭声。
锦衣索钱动盈万,橐垂何以供充盈。
母怜此别异南北,誓愿相随同死生。
父云一身尚难保,岂能携汝增伶俜。
夜阑掩泣已憔悴,阿父据床方假寐。
烛辉无焰雨涔涔,阿母遂作无聊计。
开奁试检约指环,挑灯更拾流银髻。
半生椎发羞艳妆,贫女从来少珠翠。
离娄结束留枕函,与君稍佐长途费。
床前再拜相决绝,念妾笄年同结发。
只言偕老共苦辛,何期中道生离别。
台前古镜名盘龙,光与阴精应圆缺。
茱萸绣带拂清辉,琉璃错匣妆明月。
更有宝剑名纯钩,龙藻龟文炯明灭。
寒光历落粲星辰,白虬纠结流霜雪。
愿得周防君子身,要见时危秉风节。
袖有一双七宝囊,低垂四角同心结。
愿言分赠两侍儿,芗泽芳情未消歇。
女儿未长儿尚孩,抚养宜均理无别。
桁上犹存蛱蝶裙,箧中尚有鸦头袜。
君今远道勉加餐,莫因死者生摧折。
生者不愧死有知,岂羡两身同一穴。
叮咛告父父岂知,梦里微闻语声咽。
小儿抱颈女牵衣,絮泣渐低灯渐灭。
平明呼母唯空床,宁知阿母悬高梁。
阿父见母死,抆血裂中肠。
儿女见母死,恨不从母亡。
阖城闻母死,擗踊咸如狂。
中有但夫人,八十鬓发霜。
开我东阁厢,着我素罗裳。
仓皇备牲醴,命仆舁黄肠。
亲为视殓含,三绕母尸傍。
抗声恸为绝,阴霾四塞天无光。
锦衣敦迫难久俟,薄俸那能具行李。
父老吞声为醵金,商略通衢置方匦。
闾阎士子纳银钱,村庄妇女投簪珥。
三日得环三百余,空城大小随行车。
呼天远彻一千里,道傍闻者咸嗟吁。
天王明圣臣当戮,诏发秋曹先系狱。
中山未白乐羊书,秦庭岂少包胥哭。
一物终回造化仁,六幽竟藉阳光烛。
不分生还见故乡,惊看儿女错成行。
短衫紫凤半零落,小子呼爷能绕床。
夜阑秉烛独疑梦,悲喜交并转沉痛。
几回呼母闻不闻,呕血抚棺惟一恸。
孤臣九死轻一毛,天心未寤生何聊。
愁闻税监益骄盗,豺狼满道人萧条。
每当素食渐无补,风霜只益臣心苦。
愿逐龙逢地下游,圣意中回臣得所。
一朝卧病绝复苏,之死犹呼臣有负。
我闻此语空咿忧,古来酿祸宁无由。
未论远鉴汉唐事,得不哀痛汪王刘。
忆昔肃皇兴楚澨,启沃君臣同一辙。
刑馀只合供扫除,岂得预参藩镇列。
江南安枕七十年,忍见今时更骚屑。
吴公吴公君莫悲,臣能尽忠妻尽节。
千秋正气塞乾坤,为雷为霆有余烈。
忠魂傥拜永陵云,应抱遗弓泪成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袖 xiù《國語辭典》
袖 [ xiù ]
名- 衣服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如:「衣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文选·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 把东西藏在袖子里。《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我得一卷书,麤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视。」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一双(一雙)yī shuāng
(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漢語大詞典》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漢語大詞典》
七宝(七寶)qī bǎo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一:“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 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3).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璵之乐’。” 唐 李峤 《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粧。”《宋史·舆服志一》:“ 东都 旧制,輦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为七宝牀。”《隋书·高祖纪下》:“己卯,突厥遣使献七宝盌。”《隋唐演义》第八二回:“ 玄宗 命设七宝文几於御座之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箕踞曾瞻七宝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伏惟尚书,象外三山,人间七宝,体天地方圆之製,法阴阳昇伏之机。”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小五义》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宝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决胜负,二防贼盗,三诛刺客,四避神邪,谓之四絶;切金、断玉、吹毛髮,谓之三益……这‘四絶’‘三益’,俗呼谓之‘七宝’。”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 七宝茶 ”、“ 七宝五味粥 ”、“ 七宝羹 ”。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一:“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 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3).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璵之乐’。” 唐 李峤 《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粧。”《宋史·舆服志一》:“ 东都 旧制,輦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为七宝牀。”《隋书·高祖纪下》:“己卯,突厥遣使献七宝盌。”《隋唐演义》第八二回:“ 玄宗 命设七宝文几於御座之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箕踞曾瞻七宝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伏惟尚书,象外三山,人间七宝,体天地方圆之製,法阴阳昇伏之机。”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小五义》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宝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决胜负,二防贼盗,三诛刺客,四避神邪,谓之四絶;切金、断玉、吹毛髮,谓之三益……这‘四絶’‘三益’,俗呼谓之‘七宝’。”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 七宝茶 ”、“ 七宝五味粥 ”、“ 七宝羹 ”。 ——《漢語大詞典》
囊 náng/nāng《國語辭典》
囊 [ náng ]
名- 口袋、袋子。如:「行囊」、「香囊」、「锦囊」、「探囊取物」。唐·杜甫〈重赠郑炼〉诗:「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 似袋子的东西。如:「胆囊」、「毛囊」、「气囊」。《红楼梦·第三回》:「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 姓。如春秋时楚国有囊瓦。
- 用袋子盛装物品。《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 如囊包物般的。如:「囊括四海」。
低垂 dī chuí
低低垂下。《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汉 郑玄 笺:“露之在牙,湛湛然,使物柯叶低垂。”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綵笔昔曾干气象,白头今望苦低垂。”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 茅盾 《无题》:“夫人的头低垂着。他的眼光搜索的结果,发见夫人的眼皮也低垂着。” ——《漢語大詞典》
四角 sì jiǎo
(1).指方形物的四个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其文如蚁行,往来相交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老爷下车一看,好一座大庄院,只见週围城砖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楼。”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漢語大詞典》
(2).指建筑物顶四方的四个飞檐。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3). 东汉 时 匈奴 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 ——《漢語大詞典》
同心结(同心結)tóng xīn jié
(1).旧时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以象征坚贞的爱情。 南朝 梁 武帝 《有所思》诗:“腰中双綺带,梦为同心结。”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如今綰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唐卿 ﹞开了箱子,取出一条白罗帕子来,将一个胡桃繫着,綰上一个同心结,抛到女子面前。” 清 梁国正 《温柔乡记》卷一:“乡人重心结而轻紈扇,欲与缔交,以同心结通欵曲,可得其欢心。”
(2).状如两心相连的装饰品。 李大我 《同心结》:“我打开小布包,一个同心结项练立刻呈现在眼前,两颗紧紧连在一起的金质的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漢語大詞典》
(2).状如两心相连的装饰品。 李大我 《同心结》:“我打开小布包,一个同心结项练立刻呈现在眼前,两颗紧紧连在一起的金质的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