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薄游(薄遊)báo yóu
亦作“ 薄游 ”。
(1).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 注:“薄游,薄宦也。”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 王世贞 《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 青 齐 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
(2).漫游,随意游览。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细草緑汀洲,王孙耐薄游。” 明 徐渭 《梅赋》:“往予薄游海外,闻 罗浮 之胜而未得登焉。”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观物叙怀》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 ——《漢語大詞典》
(1).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 注:“薄游,薄宦也。”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 王世贞 《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 青 齐 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
(2).漫游,随意游览。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细草緑汀洲,王孙耐薄游。” 明 徐渭 《梅赋》:“往予薄游海外,闻 罗浮 之胜而未得登焉。”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观物叙怀》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 ——《漢語大詞典》
历 ( 曆 歷 ) lì
历 [ lì ]
-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
-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
- 遍、完全:~览。~数(shǔ)。
-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吴楚 wú chǔ
(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漢語大詞典》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漢語大詞典》
忽忽 hū hū
(1).倏忽,急速貌。《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 宋 王安石 《骅骝》诗:“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清 戴名世 《戴母唐孺人寿序》:“忽忽遂至四五十年,恍如昨日,而余亦老矣。” 胡国梁 《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
(2).迷糊,恍忽。《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 李善 注:“忽忽,迷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 明 何景明 《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3).失意貌。《史记·韩长孺列传》:“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南史·刘孝绰传》:“﹝ 孝绰 ﹞晚年忽忽不得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尧咨 性刚戾,数被挫辱,忽忽无聊。”
(4).模糊不清。《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汉 王粲 《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隋书·天文志中》:“鬼质欲其忽忽不明则安,明则兵起,大臣诛。” 清 龚自珍 《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十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靄生。”
(5).不经意,轻率。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忽忽之谋不可为也,惕惕之心不可长也。”
(6).象声词。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林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 ——《漢語大詞典》
(2).迷糊,恍忽。《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 李善 注:“忽忽,迷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 明 何景明 《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3).失意貌。《史记·韩长孺列传》:“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南史·刘孝绰传》:“﹝ 孝绰 ﹞晚年忽忽不得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尧咨 性刚戾,数被挫辱,忽忽无聊。”
(4).模糊不清。《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汉 王粲 《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隋书·天文志中》:“鬼质欲其忽忽不明则安,明则兵起,大臣诛。” 清 龚自珍 《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十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靄生。”
(5).不经意,轻率。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忽忽之谋不可为也,惕惕之心不可长也。”
(6).象声词。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林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南征 nán zhēng
(1).南行。《易·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楚辞·离骚》:“济 沅 湘 以南征兮,就 重华 而陈词。” 王逸 注:“征,行也。”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清 宋琬 《舟次清源赠彼岸禅师》诗:“风尘冉冉南征客,暂繫扁舟到讲堂。”
(2).征伐南方。《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 穆 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清 宋琬 《寄杨犹龙方伯》诗之二:“南征诸将繫戈船, 司马 文章《喻蜀》传。” ——《漢語大詞典》
(2).征伐南方。《书·仲虺之诰》:“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 穆 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清 宋琬 《寄杨犹龙方伯》诗之二:“南征诸将繫戈船, 司马 文章《喻蜀》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