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万历 wàn lì
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例如:万历初。——清·张廷玉《明史》 ——《漢語大詞典》
丙 bǐng《國語辭典》
丙 [ bǐng ]
名- 天干的第三位。
- 用来排列次序等第,在甲、乙之后,表示第三。如:「丙班」、「丙等」。
- 火的别称。如火灾称为「付丙」。《淮南子·天文》:「其日丙丁。」汉·高诱·注:「丙丁,皆火也。」
- 姓。如汉代有丙吉。
辰 chén《國語辭典》
辰 [ chén ]
名- 地支的第五位。
- 时辰名。约当上午七点到九点。
- 时运。《诗经·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汉·郑玄·笺:「辰,时也。」
- 时光、日子。如:「诞辰」、「忌辰」。汉·扬雄《法言·问明》:「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日月星球的统称。参见「[[星辰]]」条。
- 姓。如清代有辰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进士(進士)jìn shì
(1).古代指贡举的人才。《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郑玄 注:“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2).荐举贤士。《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3).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明 清 时,举人经会试及格后即可称为进士。 唐 姚合 《寄旧山隐者》诗:“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多久以来,文人只出了个翰林即 熊希龄 ,两个进士,四个拔贡。” ——《漢語大詞典》
(2).荐举贤士。《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3).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明 清 时,举人经会试及格后即可称为进士。 唐 姚合 《寄旧山隐者》诗:“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多久以来,文人只出了个翰林即 熊希龄 ,两个进士,四个拔贡。”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